东营市纪委三轮派驻巡查锁定67个市直部门单位

2015-03-31 16:22:00    作者: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市纪委;三轮;派驻巡查;锁定;67个;市直部门单位
[提要]东营市纪委自2013年以来,积极探索派驻巡查机制,通过开展三轮巡查,7个派驻纪检组对所监督的67个市直部门单位全部巡查一遍,通过将调阅资料、查阅账目、个别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手段交叉使用,共发现问题356个,立查案件13起,有力地发挥了巡查利剑震慑作用。

 
  东营市纪委第三巡查组对巡查出的问题进行反馈。(图片由东营市纪委提供)
     东营市纪委自2013年以来,积极探索派驻巡查机制,通过开展三轮巡查,7个派驻纪检组对所监督的67个市直部门单位全部巡查一遍,通过将调阅资料、查阅账目、个别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手段交叉使用,共发现问题356个,立查案件13起,有力地发挥了巡查利剑震慑作用。

三次派驻巡查67个部门单位共发现问题356个
  巡查以来,有11名因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13起因财务混乱等问题案件立案调查。
  因领导班子不团结、领导干部评议差、干部配备不合理等问题,有多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被调离工作岗位,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春节前后,公开通报东营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和办公室主任因公款旅游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行政撤职处分,并收缴个人承担的旅游费用,引起社会较大反响。
  这些案件线索是怎样发现并进行核实的?
  记者从东营市纪委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主要得益于一直以来实行的派驻巡查制度。从2013年开始,市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对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着眼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自2013年以来,7个派驻纪检组分3次对67个市直单位进行派驻巡查,共发现问题356个,立查案件13起,对强化党员干部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突出主责主业,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这一中心,派驻纪检组围绕“四个着力”,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接受派驻监督等情况作为巡查重点。安排27名市纪委委员分组参加巡查活动并至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舆情信息。
民主测评、个别谈话 为掌握线索多管齐下
  发现问题、掌握线索是派驻巡查的关键环节。因此,派驻纪检组改革以往监督检查的传统方法,将调阅资料、查阅账目、个别谈话、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明察暗访等手段交叉使用。对进驻前通过案件检查、信访、审计等渠道掌握的反映和情况,一进驻就安排人员进行深入了解。“提前吃透巡查部门的实际情况,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有针对地制定巡查方案。”派驻第七纪检组书记赵学强介绍,开展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时,采取提前发票、分别领取、分散评议的方式,保证评议人能够独立填写评议意见,充分表达本人意愿。如在某市直单位对领导进行民主测评时,个别领导的测评分数非常低,发现了其滥发奖金、财物,以及固定资产不入账等诸多问题,最后该领导被记大过处分。
  “个别谈话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派驻第四纪检组书记贾玉娟说,谈话是非常讲究技巧的,都是两个人对一个人进行谈话,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缩小谈话范围,紧扣重点问题。谈话的方式也要仔细琢磨,有时候在派驻单位谈,有些人有顾虑,那就来派驻纪检组谈,会更放得开一些。“本来想谈一个小时,结果却谈了两个小时,谈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也谈一些业务问题,谈出来的问题核实后我们向单位反馈整改。”
  据介绍,派驻纪检组三次巡查共发放民主测评票2909张,调查问卷2381份,组织个别谈话2242人次,暗访服务对象和执法对象711人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0多人次。
遇到复杂难啃案件 财务查账找突破口
  “有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案件,谈话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这时就要注重财务查账,以财务为突破口。”派驻第六纪检组书记张玉岐介绍,派驻机构办公室会协调审计、财政部门专业人员做外援,与派驻纪检组一起来进行财务审查,包括“三公”消费、基建项目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等多个项目。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周末安排职称和各种资格证考试比较多,要租用一些学校的考场,支付监考老师费用。2013年考场租赁费一个场次205元,2014年是215元。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11个学校,直接从市人事考试中心把这部分费用领走了,个别单位支付一部分后,剩下的并没有入账,而是直接存到了财务人员个人名下,成为小金库。派驻纪检组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初步核实后移交给市纪委纪检监察室。
  派驻第二纪检组也在财务查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某市直单位财务报销把关不严格,公务报销夹带个人消费支出,前任领导违规报销1万多元油费,而且油票还是外地的,通过检查,最后该领导退还了这部分费用。
  记者了解到,有的派驻纪检组为规范“三重一大”事项管理,建立填报“三重一大”事项台账制度,各部门单位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每个月要报派驻纪检组,有的单位1万以上的资金使用都要注明用途。
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 派驻巡查的“鲶鱼效应”
  巡查的目的是为了针对问题进行督促整改。派驻纪检组对巡查中发现的工作作风、纪律建设问题及时提出来,对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梳理形成报告,与主要负责同志进行沟通。
  派驻第四纪检组书记贾玉娟说,整改报告要反复核实,就怕查得不准,“有时候要反复核实四五遍,做到无可挑剔才行,工作量很大。”比如说教育收费,哪些是需要收费的,哪些是不需要收费的,必须找出相应的规定研究再界定。
  记者了解到,通过派驻巡查,对部门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领导班子议事决策不规范、执行民主集中制不严格、“四风”问题纠正不彻底等问题,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后,及时进行反馈,督促制定整改措施。
  对市直部门单位在执行财政财务规定方面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向有关主管部门下发监察建议书。
  对巡查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向市委常委会作出汇报,提出意见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同时列出巡查发现问题清单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推动问题整改。
  正如不少部门单位的共同感受,派驻巡查不仅树立了派驻机构的权威,还树立了纪委的权威。巡查起了“鲶鱼效应”,带动了监督工作开展,也推动了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查找问题,指出问题,处理问题,让人不敢腐;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实现不能腐;在巡查过程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警示,让党员干部不想腐。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