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呀,想跟你说分手不容易

2015-05-15 16:20:00    作者: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手机;说分手;不容易
[提要]不少年轻人沦为“低头族”。 不少年轻人沦为“低头族”。 

 
  不少年轻人沦为“低头族”。 本报记者 段学虎 摄

  
  近日,一则济南交警对“开车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动电话”等驾驶陋习开出首张现场罚单的新闻,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白天不离身,晚上接着看,甚至连开车都在玩手机,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和手机“难舍难分”。
  一手握方向盘,一手玩手机
24小时开机,手机依赖成瘾

  “我遇见最过分的一次是一个女司机开着车玩手机。”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己都替这个司机捏了把汗,“女司机开始的时候一直跨车道行驶,开得很慢。我从一侧超过去后发现,那个女司机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拿着手机,一会儿抬头一会儿低头,不时还对着手机说几句,一看就是在用微信的语音功能。”
  到底有多离不开手机啊?“你是否为了工作,每天24小时开机?害怕漏接客户和领导的电话;半夜电话铃声响起会异常紧张,担心是工作出错需要补救;经常会出现‘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近日,网友“夏印”的这一帖子引起不少市民的思考,纷纷表示自己全“中枪”。
  “每天早上一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先开手机看时间,然后刷几个网页,看看微信朋友圈、各种公众号。晚上睡觉之前肯定会用手机看新闻、刷微博、玩游戏。”东城的张女士说,为这事,张女士还跟爱人吵过,“他说看见我玩手机就生气,恨不得把手机摔了。”
  东城的李先生对手机也是又爱又恨,每天晚上犯着困熬夜往往都是因为玩手机,“现在我手机里的APP很多,加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和聊天,每天晚上不知不觉就到了11点多了。”李先生说,他之前也多次尝试过忽略这些,想早点睡,努力了多次都是重新把手机拿起来,“很依赖手机,24小时开机是肯定的。平时必须保持手机有电,并且要把手机时刻放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
影响人际交往
还会引起心理异常

  针对网友反映的这一情况,记者咨询了东营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张华。张华告诉记者,过度依赖手机这一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是在心理学上尚没有“手机强迫症”这一名词,而一般人对手机的依赖不会构成强迫症。
  不过张华也表示,虽然手机依赖比网瘾的症状和反应要轻得多,但也会成瘾,而且过度的手机依赖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不好的影响。“对生理主要是对视力,以及躺着玩手机对手腕、脊椎等会产生不良影响。”张华说,对心理的影响要相对隐蔽,但是危害也不小,“往小了说,会影响人与人间的交往。而往严重了说,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引起心理异常。”
  “尤其是开车时,玩手机这事儿万万要不得。”据悉,曾不断有人发起各种活动呼吁放下手机,享受真实的交流,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对此,张华提醒,虽然可能很难,但是还是呼吁市民尽量少沉迷于手机,多关注身边的亲人、朋友。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