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3 17:13:00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18日,东营市规划局网站公布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详细规划,根据规划,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将被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建成后将实现科学管理、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发展、科普教育、生态旅游、智慧管理的示范和先河。
功能区将划分为
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根据规划局公布的详细规划方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530平方公里,分为现行黄河入海口两侧部分和1976年以前黄河刁口河流路黄河入海口部分。
“现行黄河入海口两侧部分,北起孤东油田海堤纪念碑,沿孤东油田围海大堤向南至孤东油田大红门,沿孤东公路向西至一棵树,沿黄河北大堤向西至西河口黄河故道东大堤北端,向南沿西河口黄河故道东大堤至南端,向东沿黄河南防洪大堤至防潮堤,向南沿防潮堤至小岛河,向东至低潮时-3m等深线。”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而1976年以前,黄河刁口河流入黄河入海口部分,东以孤北路向北至老五河沟至桩古四十六井为界,南以桩埕路为界,西以黄河故道三河为界,北以低潮时-3m等深线为界。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将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部分,其中核心区59419公顷,缓冲区11233公顷,实验区82348公顷。
“实验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湿地恢复区、生境改善区、林地管护区、生态旅游区、农田控制区、管理服务区、生产控制区8种规划区域,共分为84个规划分区,总面积达将90094.19公顷。”规划局工作人员介绍,规划分区的总面积之所以会超过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面积,是因为规划中,考虑到湿地区域的完整性、水文联系的整体性、保护措施的一致性,尽管部分湿地恢复区域已位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中,仍将其划入了湿地恢复区范围内。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后,将是实现科学管理的示范、湿地保护的示范、鸟类保护的示范、湿地恢复的示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科普教育的基地、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智慧管理的先河等目标,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
划分为严格、一般保护区,增设保护管理点
从管理角度出发,规划方案中将自然保护区总体上划为严格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严格保护区范围主要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鸟类物种及其栖息地为目的;而一般保护区域的范围则严格控制在实验区内,该区内可开展生态旅游、科普宣传教育和局站址建设等活动,同时还将安排建设环境教育设施、野外培训教育基地、管护站点以及游客访问中心和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区。
包括给排水及采暖、电气、美化绿化、道路建设、围墙大门等配套基础设施的黄河口科研中心位于黄河口的实验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而检查站、管护点、出入口等均位于3个管理站重要路口、交通要道等地点,检查站将建设12处,每处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此外还将在黄河口管理站规划增设2个保护管理点,在大汶流管理站增设1个保护管理点。
据介绍,湿地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湿地定位研究站建设地点位于大汶流管理站的门景区内,其余监测站点和固定样地(线),考虑到生态建设和野生植物栖息地保护的需要进行布设。
另外,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培训中心位于大汶流管理站景区内,野外培训基地分别位于3个保护管理站站址,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设施全部位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占地面积为6787.33公顷的实验区中的生态旅游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