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17:14:00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本报济南6月30日讯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我省大力推广社会保障“一卡通”,目前,全省发放社会保障卡已经达到了4808万张。今年,省直定点医疗机构将试点社保卡“诊间结算”,解决群众看病时一次次排队付费难题。
到医院看病,不少人最头疼的就是一次又一次排队。不少人感叹“排队时间远超过就诊时间”,看一次病花掉半天、甚至一天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种局面,有望通过一张社保卡得到改变。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主任崔京建告诉记者,今年省直定点医疗机构将试点社保卡“诊间结算”,省却群众就医时一次次排队付费环节。
所谓“诊间结算”,就是持有社保卡群众在拿到医生开出的单子之后,不需要再去专门的收费窗口付费,而是在门诊室里结算费用。这样,病人就可以直接去检查科室做检查、去药房拿药,免除了参保者到收费窗口反复排队付费的环节。这种模式,不仅能让群众就医过程便捷,也大大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得到了医院方面的积极相应。据悉,目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正与千佛山医院对接,研究制定试点方案。
通过信息化手段,一张小卡片撬动起公共服务流程优化变革。
“以前去省立医院得办一张就诊卡,到了齐鲁医院还得再办一张就诊卡,家里就诊卡得有五六张了。现在社保卡能当就诊卡用了,以后出门带一张卡就行了。”6月30日,一位济南市民用身份证初次绑定了个人的社会保障卡信息后,感受到了“一卡通”带来的便利。
这是我省省直定点医院试点推行统一使用社保卡作为就诊卡的就医模式。记者从省社保局医保处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36家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实现省直社保卡“一卡通”。这一就医模式一旦经验成熟,将于今年在全省推开,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实现全覆盖。日照、潍坊等市目前已经开展社保卡代替就诊卡工作。
据悉,到年底,我省社保卡持卡人数有望超过5800万。会议要求,建成便民、高效、安全的社保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社保卡服务模式,为参保人提供便利服务。
今年开通社保卡50%应用项目
□记 者 张春晓
通讯员 刘 斌 范 粟 报道
本报济南6月30日讯 一张社保卡作用有多大?六大功能102项应用,未来还将延伸向公共服务领域。
据介绍,除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的即时结算外,目前,社保卡还可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居民和职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以后跟人社业务有关的事项都能通过社保卡办理。
2014年,人社部印发意见,列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102项社保卡应用目录,涵盖了就业、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9个方面,具备6项基本功能:电子凭证功能、信息记录功能、自助查询功能、就医结算功能、缴费和待遇领取功能、金融支付功能。
按照统一部署,2015年,开通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中50%的项目;2016年,开通应用目录中80%的项目;2017年,全面开通应用目录中的项目,并具有较好的活跃度,基本实现跨省用卡。
青岛和枣庄是我省两个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试点市。根据青岛市试点示范工作方案,2015年实现社会保障卡发放全市覆盖,开通社会保障卡应用目录中80%的项目,有序推进社会保障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就业服务、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用卡。同时,将开展在民政、住房公积金保障等领域的应用试点。
枣庄市积极探索社保卡在政府其他公共服务应用。“争取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入口查询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争取实现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大病保险持卡衔接结算;支持公积金、工资、财政补贴等资金领取。”枣庄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发卡是基础,用卡是关键。今年各市务必实现社保卡应用目录中50%的应用。”省人社厅副厅长夏鲁青表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