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中考指标生志愿明起填报 全市8817个指标计划

2015-07-06 17:24:00    作者: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考招生 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 统招生 五年制高职
[提要]中考成绩、一分一段表、最低录取提档线公布后,济南市中考即将拉开志愿填报的大幕。根据《济南市2015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指标生分配方案》,18所面向市区招收指标生的高中,共面向67所具有指标生分配计划的学校投放8817个指标生计划。如果指标生录取时超过了计划,也不会影响统招名额,统招生计划仍旧是1030人。

  中考成绩、一分一段表、最低录取提档线公布后,济南市中考即将拉开志愿填报的大幕。7月7日-8日将进行第一次志愿填报,也就是指标生志愿填报。根据《济南市2015年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指标生分配方案》,18所面向市区招收指标生的高中,共面向67所具有指标生分配计划的学校投放8817个指标生计划。

  三所初中成为指标生“大户”

  按照投放计划,今年省实验中学投放指标生计划2020人、山师附中612人、济南一中816人、济南中学748人、济钢高中802人、济南外国语学校110人、历城一中221人、历城二中221人。育英中学、燕山中学、山师二附中成为今年指标生分配的“大户”。其中,育英中学429人、燕山中学426人、山师二附中341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增了三所参与指标生计划分配的初中,分别是辅仁学校、泉景中学、阳光100中学。而高新实验中学首次向初中学校投放了84个指标生计划。

  在家长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考考场上是考生们的博弈,考试结束后便是家长们的战场。”如何为考生合理地指导填报志愿显得尤为重要。“中考分数已经成为定数了,接下来的填志愿才是决定性因素。”有家长表示,“第一仗”指标生计划的填报尤其重要。

  在不少高中的招生计划中,指标生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近三年指标生计划呈递增趋势。“义务教育阶段实行零择校后,具有指标生填报资格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所以指标生计划势必会增加。”济南市一所热门高中学校负责人表示。

  根据招生计划,第一次志愿填报时间为7日、8日每天8:30至20:00,录取时间为9日-11日。填报志愿范围为普通高中、“3+4”本科学校、“2+3”高等师范教育学校、五年制高职学校、三二连读高职学校、普通中专学校、职业中专学校、普通中专学校、技工学校。

  当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有资格进行第一次志愿填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在义务教育阶段择过校的考生才有资格填报。根据本人成绩及各学校指标生分配数额,每个考生可以填报一所普通高中志愿。建议符合资格的考生不要放弃第一次志愿填报机会。

  指标生录超不影响统招名额

  翻看今年的招生计划表,与往年相比少了一栏,那就是择校生计划。从2013年开始,择校生计划就逐年减少。今年中考招生则取消了择校生,将择校生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也就是说,今年的招生计划不存在通过择校生上高中的情况,这也为考生、家长节省了一些费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原来交择校费上高中的今年不用交钱了,统一走统招生计划。

  今年,各个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也做出了相应调整。记者整理发现,将择校生纳入统招生计划之后,各高中的招生计划基本保持没变。今年省实验中学统招生计划招1030人,其中包含了今年纳入统招计划的择校生计划,总体比去年多了50人;济南三中的统招生计划比去年多了16人。

  在义务教育阶段有过择校经历的考生,无法参与第一次志愿填报。“孩子上小学、初中时择过校,按照规定不能参与择校生录取,所以只能走统招计划。”家长徐先生有些担心,指标生占了招生计划的绝对比重,但往年不少高中的指标生录取都会超过计划,这样会不会从统招生的计划中划拨?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强调,家长们可以放心,指标生计划与统招生计划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并不冲突。也就是说,即使高中学校的指标生录取时超出了原有计划,也不会从统招生计划中划拨。以省实验中学为例,今年省实验招2020名指标生、1030名统招生。如果指标生录取时超过了计划,也不会影响统招名额,统招生计划仍旧是1030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