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开发区:光有钱不行 环保得达标

2013-09-08 14:29:00    作者:徐瀚云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港 投资促进 经济开发区 园区 环保局
[提要]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环保”,重污染、能耗高项目不上,产业技术落后、市场前景差的项目不上,不能融入园区产业链条、发展能力弱的项目不上,为了环保,3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拒批了30多家企业近200亿投资入园的要求。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环保”,重污染、能耗高项目不上,产业技术落后、市场前景差的项目不上,不能融入园区产业链条、发展能力弱的项目不上,为了环保,3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拒批了30多家企业近200亿投资入园的要求。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仓储物流区里,一条长达三十公里的管廊带从园区延伸到海上,用于输送油品和气体,实现从码头到库区到企业之间全封闭、全管道运输。同样格外显眼的,还有万通海欣仓储有限公司的60个白色油罐。

  谈到当初入园的情景,万通海欣的分管副总国斌用“严苛”来形容。“当初打算到东营港开发区投资时,本以为我们带来资金和项目,就会受到欢迎。没想到项目开始洽谈时却被告知,光有钱不行,还必须得通过投资促进局、环保局和经济发展局三个部门的联审。”

  “想要进园区,必须过三关。”东营投资促进局局长何保民告诉记者,“投资促进局首先对企业项目进行考察,符合产业政策才能继续谈;然后还要通过开发区规划院的审核,看看是否符合园区布局;最后经过环保部门审核,如果企业在环保方面不达标那也不能上。”

  目前,在开发区的严格把关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成功落地了一大批体量大、效益好、带动强的大项目,全区投产和在建项目达到70多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初步建成了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