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最真切的声音 看供水公司如何全方位收集民意

2013-09-23 09:05:00    作者:李海峰 李勇军 孟维红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供水公司;公司党委;供水企业;民意;群众意见
[提要]“这一轮的征求意见,由督导组到各单位进一步征集……”9月11日,供水公司第三轮征求意见的工作正式启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供水公司党委全方位反复征求员工群众意见,上门征求用户意见,努力做实做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

  大众网东营9月23日讯 据胜利日报消息,“这一轮的征求意见,由督导组到各单位进一步征集……”9月11日,供水公司第三轮征求意见的工作正式启动。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供水公司党委全方位反复征求员工群众意见,上门征求用户意见,努力做实做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

  三轮调研反复征求

  9月9日上午的工作例会结束后,供水公司召开了一个特别的办公会:组织学习工伤认定的程序和规定,讨论制订公司内部的上报流程。

  在此之前的8月27日,这个公司就曾召开群众利益诉求专题研讨会,对近年来公司发生的员工工伤事故情况、申报认定程序等进行讨论研究。

  原来,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次征求员工群众意见时,有一名员工就自己的工伤认定提出了利益诉求。在回应这一诉求、再次征求意见时,公司又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个别单位在工伤认定上的推诿扯皮,让职工有不满情绪。

  为了依法依规解决这一问题,供水公司组织各级各单位进行法规学习,探讨建立相关长效机制。

  “通过反复征求意见找准问题,整改方向才能清晰,目标才能明确。”公司党委书记徐金波表示。

  为此,供水公司至今已经开展了三轮集中问情。

  第一轮是调研组全面征求。公司组成2个专题调研组,利用3天时间,深入各基层单位,专题征求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公司改革发展等的意见建议。

  第二轮是领导蹲点调研。公司建立19个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领导分头深入联系点,直接到员工群众中去回访,对第一轮调研的意见建议回复反馈,同时就问题整改措施征求意见,再一次听取群众意见。

  第三轮是以退职干部为主组成督导组,从不同角度听取民意。

  在三轮征求意见期间,该公司党委组织了6次中心组集体学习,利用2个半天时间召开了2次读书学习交流会,让全方位倾听群众意见成为班子共识。

  深度征集广泛纳言

  公务用车改革在供水公司的推行,引起了干部员工热议。

  此次改革取消了处、科级干部定向值班车,车辆统一调度使用,即报即派。这一改革的背后,是在征集意见的过程中,从基层到机关,普遍反映生产用车不够。改革之后,处科级干部上下班或坐通勤车,或骑自行车,或步行,形象改善了,车辆够用了,员工也满意了。

  广泛而深入的意见、建议征集,是促成这一改革的重要因素。

  供水公司服务区域点多线长面广,各基层单位业务和区域的差异化,造成员工诉求和对“四风”感受的差异性。公司党委认为,活动见实效的基础和前提是最广泛征求意见。

  他们采取点对点、面对面、背对背等多种方式,逐一走访了公司各基层单位,先后利用集中座谈、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查找“四风”方面的问题8类20项,公司改革发展、工作部署方面的问题17类63项。公司党委召开专门会议把问题“晒”出来,一一落实责任领导、对口部门、具体整改措施、方式和时限。

  降漏增收承包,是供水公司访民情、征民意的又一渠道。公司领导带领机关科级以上干部,承包20个基层服务队和营业所、9条重点管段,每周一次与一线员工一起抄水表、巡管线、查漏失的同时,了解和掌握面临的困难。目前,已收集涉及员工工作条件改善等方面的问题7大类66个,当场解决24个,汇总上报公司研究解决42个。

  公司经理燕峒胜结合近年来降漏增收、水质巩固提升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体会颇深,他说:“只有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多和员工群众沟通交流,才能聚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干好工作。”

  走进用户征求意见

  对于服务保障单位来说,用户的满意度,也是检验活动实效的重要方面。

  为此,公司领导分头深入重点用户,与用户面对面交流,听取用户意见,了解服务需求。

  与此同时,创新与用户交流沟通方式,公司领导分别到客户服务中心临柜带班,直接接听热线电话,听取用户反映,解答用户疑问。公司还通过聘请义务监督员、问卷调查、召开大用户座谈会等形式,征集意见建议。

  针对用户关心的水质情况,供水公司通过网络、用户服务大厅和小区宣传栏等多渠道推进“水质公告进社区”,每月发布《水质公告》,开展“用户看水源水厂”活动,请用户留下意见、建议,帮助公司更好地改进工作。

  供水公司正加紧用水服务品牌建设力度,按照“用心帮、马上办”的服务理念,推广“水帮办”服务体系。同时,借助短信、微博、热线等多种渠道,拓宽互动征求意见渠道,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率,着力打造让用户满意的供水企业。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