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人均月收入2704元 人均月消费支出1508元

2013-10-30 13:35:00    作者:王逸飞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人均可支配收入 同比增长 人均消费 工资性收入 统计局
[提要]28日,东营市统计局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东营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东营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赵云亮告诉记者:“今年1-9月份,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还是财产性收入均呈现全面增长的特点。

  28日,东营市统计局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东营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1-9月份,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37元,平均每月为2704元,同比增长9.6%;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9590.36元,平均每月为2176.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再次跑赢2.1%的CPI指数。

  人均月工资性收入2176元
投资收入增幅超200%(小标双)
  田先生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某企业上班,入职已经超过3年。田先生用网银调出了自己工资卡的明细。“刚来企业的时候,岗位不同工资也不一样,那时候一个月2500元不到吧。然后每年能涨一些,现在每个月4000来块钱。”他说,“的确感受到挣钱比去年多了,收入不断增加这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以后也有盼头,希望能继续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东营市统计局工作人员赵云亮告诉记者:“今年1-9月份,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不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还是财产性收入均呈现全面增长的特点。其中财产性收入增幅最高。”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590.36元,同比增长5.21%,平均到每月为2176.7元。人均工资性收入中工资及补贴收入19095.46元,同比增长4.4%;其他劳动收入434.93元,同比增长59.26%。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957.65元,同比增长近80%,成为四大收入涨幅之首。其中,居民的股息与红利收入和其他投资收入增幅都超过200%,市民收入来源逐步多样化。此外,经营性收入为1506.90元和,同比增长21.91%。人均转移性收入5265.38元,增长12.61%,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4741.07元,同比增长18.86%,成为转移性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十八大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居民收入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模式拉动了居民其他劳动收入的大幅增加。”统计人员告诉记者,“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确定了明确的居民离退休金增长机制,保证了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平稳增长。”

  人均月消费支出1508元
居住支出大幅增长40.08%(小标双)
  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无疑推动了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东营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574元,同比增长7.9%,平均每月支出1508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914.56元,同比增长了12.9%。
  在其他消费类别中,衣着类人均支出1980.22元,同比增长4.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支出1507.93元,同比增长10.84%。值得注意的是,居住方面人均支出855.78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方面人均支出1151.03元,同比分别增长40.08%和29.95%,两类支出成为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增幅最大的类别。
  对此,东营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居住支出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受住房装潢支出增长的影响。今年房地产市场较去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回暖,居民购置新房是出现住房装潢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也带动了市内装饰品和家具支出的迅速增长,成为家庭设备用品方面支出的一个新增长点。
  食品类人均支出4889.4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9%,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到36%,依然是居民最重要的消费类别。“食品支出的增长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为食品消费数额大,购物频次高,受市场波动尤其是价格影响较大,食品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受物价水平提高影响的同时,也能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东营市民越来越多开始选择高品质的食品。”东营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由于东营市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和汽车拥有量日趋饱和等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东营市民在医疗保健和交通通信领域的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下降15.1%和0.58%,数字为609.9元和2266.43元。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