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东营市共审结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9件

2014-05-30 21:46:00    作者:王青青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近四年;东营市;审结;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9件
[提要]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与防范保护意识,30日上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第二次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典型案例发布会。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潘霞代表市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审理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基本情况、有关做法、典型案例和建议。
   大众网东营5月30日讯(记者 王青青)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打击震慑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与防范保护意识,30日上午,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第二次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典型案例发布会。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法官潘霞代表市法院通报了全市法院审理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基本情况、有关做法、典型案例和建议。
  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4大特点
  2010年至今,东营市两级法院共审结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9件,该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从犯罪类型来看,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多数集中在猥亵儿童或强奸等性侵类案件,该类案件共34件占69.38%。其次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或过失致人死亡案件,该类案件共8件,占16.32%。强迫未成年人卖淫案件3件,拐卖儿童和绑架案件共3件,各占6.12%。二是从罪犯人群结构来看,三类人群犯罪率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和无业人员占绝大比例,但也出现了教师、交通协警、医生等特殊群体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这类案件数量虽少,但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三是从被害人身份来看,猥亵儿童案件和绑架案侵犯对象集中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或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人子女身上,强奸案件的被害人则集中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读的学生。四是从犯罪手段来看,犯罪分子利用未成年人对网络的迷恋和轻信,借用网络聊天进行交友、诱惑进而实施犯罪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东营两级法院多举措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鉴于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形势的新特点、新情况,东营两级法院少年法庭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贯彻未成年人利益保护优先原则,在刑事审判中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地震慑了犯罪。 
  2010年,针对发生在东城的多起小学生遭受强奸案件,及时向市教育局发出关于加强对小学生自身保护教育的司法建议,市教育局采纳并及时召开相关会议,增强了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2013年,东营中院召开第一期未成年人保护新闻发布会,就未成年人保护进行专题宣传。
  以校园为基地,深入开展犯罪预防教育,两级法院与教育局、辖区学校互相配合,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活动。法院选派资深法官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法律辅导员,定期深入学校以案释法,开展针对性教育;利用学校网站开辟法律园地,及时将典型案件通报学校。两级法院少年法庭还与共建学校开展了“少年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在我身边”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丰富学校法制教育载体,提高学生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市法院与团市委、市综治办、市教育局已联合举办了三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今年,东营中院正在与团市委联合,准备在不良行为较为集中的东营市技师学院和东营市职业学院开展模拟法庭大赛,力求让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多措并举实现整体联动,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障工作。市法院少年法庭开通了青少年“法律咨询热线”,设立了维权电话,建立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网页,搭建起了法院、法官与青少年、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平台;与市关工委、宣传、妇联、共青团、教育及司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开通帮教QQ群,共同做好法制教育、社区矫正、回访帮教等工作;两级法院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用,定期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旁听案件庭审,用身边的鲜活案例教育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仅2013年,东营市在校学生就有2000余人次到法院接受法治教育和旁听庭审。
  近两年来,东营中院还特别重视从家庭入手开展犯罪预防工作。两级法院先后到社区和学校多次进行“关注未成年人心理,构建和谐家庭”的讲座。利用共建学校的“家长学校”平台,对如何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心理进行广泛宣传,效果良好。
  最后,潘霞表示,做好青少年权益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方方面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