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新常态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十项举措惠民生
大众网东营3月24日讯 (记者 向玲)“城区范围45分钟、农村地区80分钟、特殊地区100分钟……”24日,记者从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推出服务经济新常态,促发展惠民生十项举措。
新常态下十大举措促发展惠民生
记者了解到,推出的十项举措涵盖智能电网建设、“一户一表”改造、便民服务等多方面。一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2015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0.37亿元,投运500千伏海口站,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81万千伏安,输电线路518公里。二是提高农村地区供电质量。高效有序开展农村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年内消除现有客户长期性、季节性“低电压”问题。三是推进城区“一户一表”建设与改造。四是业扩办理“提质、提速”。推出无障碍接入服务,原则上东营境内直接开放10千伏及以下新增报装容量。五是快捷供电营业窗口服务。推出规范化服务标准,推广“一柜通”、电话预约服务,公示缴费网点电子地图,大幅减少客户办理业务排队时长。六是开辟春灌用电绿色通道,推出“彩虹春雨”农灌专项行动,服务广大农民春耕生产。七是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主动服务新能源发展。八是电力故障报修24小时快捷服务。严格执行抢修“五个一”标准和“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与客户联系制”,到达现场时间不超过:城区范围40分钟、农村地区80分钟。九是推出客户增值服务。进万户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50万张;访千家企业,提供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技术指导。十是积极构建智能用电网络。完成10万只智能表推广应用,实现智能表全覆盖,开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东营境内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
建设坚强电网 为东营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负责人李福来表示, 2014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完成231.23亿千瓦时,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长5.7%,增长率居全省第4位,超全省平均值2.26个百分点。供电公司售电量完成138.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6%,增长率居全省第2位。城市、农村综合电压合格率分别完成99.998%、99.560%,均达到或超过承诺标准。
建设坚强东营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围绕“十二五”期间“东营电网规模再翻一番”目标,持续加大电网建设资金投入,2014年实施电网建设项目32个,完成电网建设投资9亿元。截至3月23日,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8580天,在全省各供电企业、全国同类型供电企业中保持“双第一”。创新优质服务举措,为构建和谐供用电环境夯实基础。坚持“优质服务永无止境”,把服务百姓、服务社会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实施六项落地行动,全面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推行民生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零距离”服务,实施业扩报装“串改并”,高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间同比缩短3.96天。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为文明城市建设贡献力量。以东营电力特色活动“海蓬行动”为抓手,开展“彩虹蓝天”行动、“海蓬100”帮扶助困等6项重点工作,组织志愿服务3186人次,组织“三尽三联四助”活动,公司员工累计自发捐款70余万元,帮扶困难家庭3100户,救助困难学生1100余人次,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老党员1120余人次,参加社区义务劳动800余人次。
据介绍,2015年,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电网发展提升供电能力。二是用心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三是强化运维提升供电质量。四是精简流程提高办电效率。五是履行责任服务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
发布会上,东营市经信委主任郭顺先对国网东营供电公司系统供电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郭主任指出,随着“蓝黄”战略的实施,全市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郭主任对国网东营供电公司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快电网建设,不断增强供电能力。二是狠抓电网安全生产,构筑良好的电力运行环境。三是深化优质服务,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希望全市电力职工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严格落实“十项举措”,自觉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在停电抢修、户表改造、业扩办理、增值服务等方面不断丰富内涵、提高效率,持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