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7 07:57:00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5月7日讯 婚礼结束后,佳敏脱掉礼服和高跟鞋,精神有点恍惚,远远地望着她的婆婆踩着高跟鞋几乎是在拖地行走,却仍然坚持微笑着送所有宾客离场……佳敏的脑子中如过电影般回想着从筹备婚礼到现在的种种,竟有些怀疑婚礼的意义。
结婚讲“标配”,婚礼用钱铺路
近日,一条“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的新闻引起热议。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新人结婚费用的20%至60%来源于父母支持。高昂婚恋成本让年轻人结婚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啃老,一部分则裸婚。有网友感慨: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我结婚却要了爹娘“半条命”!记者调查得知,在我市,结一次婚至少也要花费四五万元(不含彩礼),多者能达到三四十万元甚至更多。
在这个结婚讲究“标配”且明码标价的年代,结一次婚无异于剥了一层皮,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结婚几乎要花掉父母所有的积蓄,就连宾客的礼金也所剩无几。东营人结婚“标配”中包含房子、车、彩礼、金银首饰、婚礼,父辈时代结婚需要的家具、家电等“配置”已经不足挂齿。
东城崔女士家的两个儿子近三年分别完婚。筹备了这两场婚礼后,她成了街坊邻里的“婚礼顾问”。谈起为两个儿子筹备婚礼的经历,她仍然感慨万千:“在大儿子结婚前,我心里有个粗略的预算,但没想到具体订购婚庆、酒店的时候,完全超出想象,我没想到收费项目那么多,竟然细化到座椅套,要将酒店原本的座椅套换成扎着蝴蝶结的白色座椅,一个还收费5元钱呢。一个一般的婚礼也下不来15万。再加上东营当地8.8万元至12.8万元的彩礼钱、购房款、车款、婚纱照,总之就觉得结婚没有钱寸步难行。”如果新郎新娘有一方或双方家都在外地,那么这个开销还会加大,后续的蜜月旅行也是红色消费中的“大头”。
新娘小茜告诉记者:“中国人的婚礼一直很讲究,其实最花钱和操心的都是父母,我和我老公只管照做,婚礼结束后,最大的体会就是婚礼是踏着钱走过来的,新郎进门给红包、新娘出门抓钱、改口拿钱来。婚礼真烧钱啊,光现场大屏、装饰、T台就要2万多元,结完婚十几万元没了,想想都觉得肉疼。说来搞笑,走红毯之前我竟然在心里算起账来,说实话我们没怎么操持,都是婆婆出力出钱。”一场婚礼下来,各项“标配”加上房款、彩礼钱,轻而易举达到百万,以一对夫妇月收入8000元为例,相当于他们不吃不喝10年的收入。
置身于人情世俗,婚礼身不由己
现在父母“包办婚礼”还是普遍现象,记者调查得知,超过九成的父母认为,为儿女办婚礼天经地义。年轻人则表示父母为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不忍心,但自己又确实没有办婚礼的能力。
所有受访者都感受到了结婚令人身心俱疲,其间小两口发生矛盾更是家常便饭,少则筹备两三个月,多则筹备一年之久,并且是全家总动员。上个月底刚刚完婚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结婚太累了,在筹备阶段就总是心急、上火。说白了婚礼就是给别人看的。不管我们有多好的婚礼创意,还是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思。父母参加了那么多次婚礼,到自己的儿女了,没有一场婚礼他们也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再累、再烧钱也要按照世俗的方式完婚。”
据了解,有不办婚礼、旅行结婚想法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但这种想法最终也只是想想而已,大都拗不过父母的要求。去年10月份结婚的高先生说:“原本打算把钱用到最有意义的地方,但是父母坚持要在酒店办婚礼,开销很大,本来计划好的蜜月旅行也因为媳妇心疼父母而搁浅。”
其实,筹备婚礼最劳累的当属双方父母,从结婚物品准备到租车、订婚庆婚宴、通知亲朋好友等事宜父母一般全部揽下,事无巨细地想要将儿女的婚礼做到极致。再加上父母大都在50岁以上,体力和精力都有限,婚礼结束后,老人累得精疲力尽。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管多累多贵,要面子的父母也一定要坚持将子女的婚礼办得风光体面。此外,婚姻习俗发展到现在,看似是加深了人际交往,却也成了人情负担。23岁的姑娘林晓告诉记者:“那天我出去逛街,下午回来看到彩虹门上写着我初中同学的名字,我回家拿了300元钱给了她。我妈知道后就说我,说没通知你的和长久不联系的就当做没看见就行了。”每逢结婚扎堆的5月、10月,市民的红色消费令其苦不堪言,有些人难免会想办法逃避,这便造成人际关系中新的尴尬。
给婚礼“瘦身”,先从转变思维开始
结婚早已成为凝聚着人情、消费的复杂体,适逢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之风,社会上关于给婚礼“瘦身”的声音此起彼伏。但现代人又是矛盾的,毕竟,谁都想风风光光地办喜事,爱面子,讲体面,致使红色消费无法减负。
一位退休的原民政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结婚的时候,家庭条件的重要程度远不比现在,两个人聊得来,基本上就谈婚论嫁了。现在贫富差距大,年轻人不想吃苦,尤其是想通过婚姻一步到位,才形成这样奢侈的结婚之风。”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贾教授告诉记者:“应当在全社会倡导俭省婚礼流程和开销的风气,让更多的金钱花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形成社会的良性互动。但是要真正转变人们的观念,确实是个难题,个体思维与社会风气相互渗透、难以剥离,这绝非一日之功。”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