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供水公司着力构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2015-06-19 09:50:00    作者:孟维红 向玲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胜利油田;供水公司;着力;构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提要]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始终把保障安全供水作为首要职责,在中国石化集团和胜利油田的支持下,从水源、水厂、管网、水质检测等多环节确保安全供水,并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水务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大众网东营6月19日讯 (通讯员 孟维红 记者 向玲)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始终把保障安全供水作为首要职责,在中国石化集团和胜利油田的支持下,从水源、水厂、管网、水质检测等多环节确保安全供水,并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水务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公司出厂水稳定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GB5749-2006规定的106项指标。7座在用水厂全部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最高级A级信誉单位、五星级水厂,耿井水厂成为全省第一家现代化水厂。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成为山东省供水行业四家A级资质实验室之一。

  保护水源地是保障安全供水的第一道屏障。为保护水源,胜利供水2009 年开始在水源地推进“设立警示牌和警示桩、开挖截渗沟、建立封闭围栏、种植树木、安装自动化监控设施”五位一体的防护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体系,提高整体治安防控水平。例如,耿井水源水厂现已实现全封闭管理,水库24小时全天候监控,水厂还设置了电子围栏。

  原水水质是确保安全供水的第一关。胜利供水坚持“源头治水”,完善择机引水机制,建设生态水源。所辖各水库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水源生态净化体系,通过生态鱼苗投放,开展原水生态修复,提高水库自净能力,在用水库原水水质达到国标水源地II类标准。

  在水厂环节,胜利供水精细工艺流程管理,科学调配药剂品种和用量,提高水处理效果。先进的水处理工艺是水质提升的关键。为持续提升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胜利供水以耿井水厂为前导,在山东省率先开展现代化水厂建设,2013年10月耿井水厂“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程投产。经过深度处理后的自来水,理化指标更加稳定,口感明显改善,达到直饮水标准。而在此之前,胜利供水除耿井水厂外的其它6座水厂均已进行了强化常规处理工艺的升级改造,目前正在进行深度水处理工艺改造论证。

  供水管网连接着用户和水厂,是供水系统的重要一环。胜利供水在水的输送环节,加强管网监控,杜绝私接乱挂。公司实施五级承包机制,管网分片分段承包。不断加大巡线力度,维护管网安全。通过水量分析、分区比对,专业管网检漏队伍及时查找漏点并组织维修。强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同时,进行供水市政管线调整改造、小区管网更新改造以及居民户表出户改造,推广和应用新型绿色环保管材,消除“最后一公里”水质隐患,确保龙头水水质。

  水质检测是水质的忠诚卫士,在每一个环节为水质把好关。胜利供水制定了三级监控水质检测的网络体系。一级是制水班组对制水流程各个阶段浊度、余氯等规定项目的监测;二级是水厂化验室对原水和出厂水规定项目的日常检测,并定期进行最佳投药量实验;三级是中心化验室对黄河引水、水库水、制水中间环节、出厂水、管网水、龙头水进行全过程监测控制。为提高时效性,胜利供水又构建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对所有水厂的出厂水及部分用户管网末梢水进行实时监测。所有这一切,都是为确保自来水管里流出的每一滴水都受到有效监控。

  科技创新是水质提升的“利剑”。胜利供水坚持以高于国标的标准抓水质,为保证水质,公司围绕水质提升开展科技攻关,并成立5家创新工作室鼓励干部员工创新创效。取得省、局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参与的《引黄水库水净化处理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示范工程》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子课题《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了国家水专项办公室组织的验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主研发药剂对原水预氧化处理,进行助滤等措施,虽然增加了水处理成本,却保证了水质稳定达标。

  智能水务建设为供水安全保障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胜利供水搭建生产指挥平台,对原有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水量平衡分析系统、胜利水务调度系统、供水管网GIS系统等进行集成优化,实现数据共享。目前,通过自动化采集和数据传输,每天汇聚水厂、水库、供水管网等1.7万个数据,实现了供水生产数据的实时在线监控和汇总分析。利用生产指挥系统,进行在线数据模拟,实现水厂间快速联动,不停水不降压实施水厂部分维修改造项目。另外,生产数据的预警报警,使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为安全优质供水打下基础。

  此外,胜利供水还细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现场处置方案,落实领导带班和岗位值班制度。7777222供水客服热线24小时开通,随时接听用户诉求,确保用水安全、舒心。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