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服务业增速稳中趋缓 房地产业探底回升

2015-11-04 09:09:00    作者:张小杰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增速;房地产业;探底;服务业增加值;实现零售额
[提要]11月3日,记者从市发改委服务业办获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5.5亿元,增速6.2%,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但比全市GDP增速低0.4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699.4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11月3日,记者从市发改委服务业办获悉,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45.5亿元,增速6.2%,比上半年提升0.1个百分点,但比全市GDP增速低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699.44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高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消费品市场、文化旅游业、金融业健康平稳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4.49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限上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84.84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较1-8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批发业实现零售额70.08亿元,增长12.3%;住宿业实现零售额6.68亿元,增长14.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0.68亿元,增长20.7%。

  孙子文化旅游区、揽翠湖温泉度假区等重点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中秋、十一期间,园博园、黄河三角洲动物园日接待游客量均突破万人大关。前三季度,全市接待国内游客270.85万人次,国内游客消费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15.16%。 存、贷款总量平稳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9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2949亿元,较年初增加249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668亿元,较年初增加381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居全省第8位和第6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0家小额贷款公司,2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7家保险公司,民间借贷服务中心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5家。

  房地产业探底回升

  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主要集中在境外石油开发服务领域。1-9月份,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47份,合同金额3916万美元;执行合同77份,执行金额2612.4万美元。

  随着“楼市新政”效果显现,特别是在各大楼盘推出促销活动的直接作用下,我市房地产业探底回升,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0.16亿元,同比下降6.9%。房屋销售面积165.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6.7个百分点。其中,期房住宅销售面积14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房屋销售额87.38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0.7个百分点。

  全年展望

  全市经济仍具较大发展潜力

  市统计局工作人员林娜告诉记者,从有利因素看,全市经济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经济运行中呈现出一系列积极因素,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仍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其效应已经开始陆续显现。”据市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的降低电价、降准降息、减税降费、加快重大工程建设、“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举措,正在陆续发挥效应。此外,黄蓝国家战略的实施、东营综合保税区的获批,为东营市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搭建了重要平台。德大铁路、黄大铁路、济东高速、东营港北防波堤、广利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顺利推进,在政策效应的推动下,东营市的发展优势将不断增强。

  记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截至9月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共计12.32万户,同比增长27.1%。其中,第三季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915户,同比增长30.2%。对此,市统计局分析称,市场主体充满活力意味着全市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正在不断积蓄力量。 “自‘新三板’扩容以来,东营市抢抓机遇,加大企业挂牌上市推进力度,呈现出“快速起步、持续突破、资源丰富、后劲充足”的良好局面。”林娜表示,全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31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3家,上半年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198.6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61%。全市院士工作站13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