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5 09:27:00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10月27日,市直第二期公共租赁住房选房大会在黄河影剧院进行。当天上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了“3人户”选房,经过两轮公开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后,193户家庭自主选择了中意的房屋。
一家人终于不用挤在一个房间
11月24日早上,一场小雪不期而至,寒意逼人。可是梁宝善却脱掉了上衣,手持两把拖把热火朝天地拖着房间的地面,这套房子是市直第二期公租房,位于东城汾河路以北、登州路以东惠安小区,老梁所选的房子是该小区3号楼2单元的403室。
虽然还没有正式入住,但梁宝善已经开始安排以后的装修布局了。“灶台弄在这个位置,床、柜子放在这个地方。”放下手中的拖把梁宝善向记者说着他的想法。
4年前,梁宝善一家三口从德州老家来到了东营,开始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找寻自己的生活。自己跑货运出租,妻子做环卫工,一家人靠着微薄的收入过活。也就是4年前,东营的房价一路高涨,这让梁宝善看不到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希望。因此,一家人一直是租住在东城商贸城的一间门头房,带着已经上初中的儿子吃住全在里面。“一家人住在一间房子里,非常不方便。”梁宝善说,但是市直第二批公租房配租的消息给了他希望,“现在起码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比原来方便了不少。”
今年的10月27日至28日,根据前期审核,456户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通过“公开摇号”的方式选到了自己中意的房子,其中“3人户”199户,“2人户”139户,“1人户”118户,梁宝善一家三口就在其中。11月11日左右,梁宝善从物业工作人员那里领到了房间的钥匙。“一家人终于不用再挤在一间房子里了。”梁宝善兴奋地说。
此前,我市还建设了第一批市直公租房,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列入2011年度十大民生工程、2011年度中心城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和2012年重点城市建设项目。
项目位于东城登州路以东、市直二期廉租房以西、汾河路以南,由三栋11层小高层住宅及两栋两层便民服务设施组成,总占地面积107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260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项目于2011年3月6日正式开工,2011年8月8日实现了全面封顶。
房子价格不高,配套却比较完善
对于普通的申购承租家庭来说,租金以及配套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在梁宝善看来,房子比原来大了,租金却不贵,这让他非常高兴。据了解,此次市直第二批公租房租金标准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月租金标准为6元/平方米;最低收入家庭月租金标准为1.2元/平方米;低收入家庭月租金标准为,保障面积(每人15平方米)内部分1.2元/平方米,保障面积外部分6元/平方米。
“本次住房分配最大房型为‘三人户’(71平方米—82平方米),如果以最大面积计算,上述人群一年租金为5904元,比在市场租房最多可省下1.4万元。”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的租金虽然不高,但是配套还是不错。”惠安小区物业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内的绿化率很高,还配有小区景观水系,环境比较优美。
此外,对于不少入住家庭考虑的孩子就学问题,物业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以西700米有一处公办幼儿园,现开设13个教学班。在小学方面,惠安小区南侧1000米处有科达小学,设计规模24个教学班,可容纳1080名学生就读。
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容
2012年大学毕业后,老家聊城的范先生考入了东城某事业单位,找房子入住成为当时不得不率先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个新入职的年轻人一起在单位附近租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租金一年一万五,平摊到每人就是五千,这对刚入职的我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范先生说,“现在租住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公租房,年租金三千多元。比之前舒适安静了。”
这得益于2014年我市出台的《东营市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面。“保障对象涵盖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新就业职工,并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同年,我市又出台了《东营市中心城区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施细则》,完善了住房保障准入退出的相关政策。按年度公布当年住房保障相关政策标准,逐年降低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努力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2015年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收入标准达到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29552元,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收入标准为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6940元。
对于保障房收入标准,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员燕春雷向记者解释道,“假如之前是人均年收入低于一万元的家庭可以享受住房保障,现在我们将这个标准提高到三万,意味着有更多人符合这个条件、可以申请保障住房。”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建立起了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为主,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为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 (记者 张小杰 见习记者 马高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