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1 08:24: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原标题:黄河入海口6年来首次封河 若遇险情将实施爆破)
1月20日,记者获悉,2015年11月27日凌晨,我市黄河口河段出现本凌汛年度首次淌凌,首凌日较常年偏早21天。2015年11月29日河道淌凌消失。今年1月8日开始,我市黄河河道开始出现连续淌凌,1月14日,黄河从河口清八断面附近率先封河。截至1月19日8时,我市河段在清八浮桥以上封河7段,长度41.3公里;其他河段淌凌密度20—70%,最大冰块面积100平方米,冰厚2—6厘米。
黄河入海口6年来首次封河
记者从黄河河口管理局获悉,近期,受冷空气持续影响,黄河入海口河段出现封河,这也是2011年以来黄河入海口河段首次出现封河。
自1月8日以来,我市气温持续降低,日均气温-5°C,1月14日,最低气温-10°C,受此影响,14日凌晨,清八浮桥以上,滩桩出现封河,长度2公里,冰厚5厘米。目前,黄河入海口河道未封河段淌凌平均密度为40%,最大淌凌密度达70%,最大冰块面积110平方米,冰厚1—10厘米。为确保行凌安全,入海口地区影响行凌7座浮桥已全部拆除。针对目前入海口河道较为严峻的封河形势,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凌工作,加大水情、凌情、天气情况观测力度和防凌工作力度,严格落实防凌物资和破冰责任,确保凌汛安全。
防凌工作刻不容缓
据黄河河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小浪底水库虽然能控制下泄流量,但不能完全解除凌汛威胁,如遇突发凌情,即使小浪底水库立即关闸,河槽内数亿立方米的蓄水,也可能导致严重灾害,如1999—2000年度凌汛期,一次封开河周期仅8天,虽然小浪底水库及时控泄,但仍然发生了“武开河”现象。2005—2006年度凌汛期,在滨州、东营河段形成冰塞,水位陡涨,局部水位上涨近3米,非常危险。
我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河道变冷早、回暖晚,往往形成上游解冻开河、我市河段仍固封,易发生冰凌插塞而造成冰桥、冰坝及水位猛涨。另外,据气象部门信息,入冬以来黄河流域气温反复多变,气象的不稳定因素及风险增加,对黄河防凌造成不利影响。
我市河段具有上游窄、弯,下游宽、浅的河道特点,其中利津段河道,最窄处——小李险工河道宽仅460米,流冰易受阻而形成严重凌情。“二级悬河”形势仍然严峻,河道排凌能力不足,且凌汛水位表现高,极易造成漫滩受灾;目前河道内共有跨河公路大桥3座(利津、胜利和东营公路大桥)、跨河浮桥7座,跨河铁路大桥2座(德大铁路黄河特大桥、在建的黄大铁路黄河特大桥),均对黄河防凌产生影响,威胁凌汛安全。
必要时将实施爆破
截至目前,已落实基干班、抢险队等一线防凌队伍4.4万人,二线4.4万人,共组织防凌队伍8.8万人,其中抢险队24个1630人。举办防凌知识培训班,重点组织学习了冰凌观测、冰凌险情抢护、凌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对国家常备料物、防凌工器具进行了检查、维修,对社会团体和群众备料落实了存放地点、数量和运输方式,共落实软料726万公斤、木桩13万根、袋类17万条等。
2015年11月27曰,市、县区黄河防办启动了防凌运行机制,组成14个冰凌观测组共76人,划分冰凌观测责任段,对冰凌进行实时观测。实施24小时防凌值班制度,确保凌情信息准确、及时。 2015年9月,黄河河口管理局与山东同利爆破公司签订合同,联合组建冰凌爆破队。2015年12月,在垦利十八户应急防护工程举行冰凌爆破模拟演习。 (记者 张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