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7 08:30: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新的一年,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有哪些变化?交通安全的防控体系建设又有哪些亮点?交警部门将如何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一线执勤人员又将如何规范执法水平?今年交通管理工作的便民服务措施又有哪些呢?3月15日,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点》出炉,本网将一一为读者解读与出行息息相关的那些事儿。
便民服务有三大亮点
1、推进“简政放权”,将推进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业务向县级下放延伸,深化“车管进社区”,落实窗口弹性工作制,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服务,推行大宗业务预约服务和上门办理,推进委托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和银行、邮政等单位代办机动车登记、补换机动车牌照和驾驶证业务,推进落实摩托车带牌销售制度。
2、提升惠民服务能力,推进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网上服务功能模块,做实做强网上、声讯、微信、快递等服务平台;做好驾驶人考试自主预约试点工作,实现公平公正的阳光约考。
3、强化城市交通管理,参与制定完善城市交通规划;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实施城市交通治乱疏堵行动计划,全面排查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点段;强化静态交通管理,加强科技支撑,集中整治违法停车乱象。
从根本上杜绝交通隐患
1、将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道路隐患动态排查、挂牌督办、定期复查、群众举报等常态长效机制,每半年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一次梳理排查,每季度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减少事故隐患。
2、将对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加强管理,建立客车、货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渣土车、低速载货汽车等“七类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通报制度,定期梳理涉及重点运输企业的交通事故、违法信息和车辆、驾驶人审验情况,及时通报交通运输、安监部门。
3、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利用手机短信、“双微”、“e”高速平台等新媒体手段,曝光酒驾等突出违法行为及典型事故案例;发挥农村“两员”作用,建立辖区内机动车、驾驶人、交通事故台账及宣传活动档案。
4、提升交通事故处理水平,推动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权限下放,完善轻微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和实施细则;提高逃逸事故侦破率。
建设智能化交通安全系统
1、加大分析研判平台建设应用,加强对道路交通事故、重点违法行为的分析研判,强化缉查布控系统与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信息关联;建立完善“六合一”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信息核查机制,定期对信息录入情况进行检查调度。
2、“提速”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建设国、省道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启动重点县乡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以大数据警务云资源为支撑,应用城市智能交通创新、交通大数据,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加强智能交通安全系统、指挥中心平台、“早八点”信息化实战应用等系统建设。
3、实战化指挥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监控系统发现取证、指挥平台调度指挥、交警中队拦截执法的“三位一体”交通管理路面勤务运行机制,及高速公路流动巡逻现场发现、监控系统巡查取证、指挥平台调度指挥、执法检查站拦截处罚的“四位一体”勤务运行机制。
网络配图
乡镇交通管理员将“上岗”
1、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建设,完成乡镇交通管理员队伍的聘用、培训、上岗,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示范乡镇(街道)和示范村(社区)建设。
2、这几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将重点整治:联合交通、特警、治安等部门警种,多警联动执法、协同作战,依法严厉查处醉酒驾驶、追逐竞驶、严重超员、严重超速、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3、开展“流动的炸弹”专项治理,与交通运输、安监、质检等部门联动,围绕建立E危化货物运输监管平台,严查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探索建立危化品专用通道、专业执法队伍等方式,打造升级版的危化品运输管理“东营经验”。
4、提升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水平,规范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推动道路管理和经营单位配备专业清雪除冰设备、组建高效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市际、县际联动机制。
执法一线配备执法记录仪
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加强现场执法音视频管理使用;规范非现场交通违法处理流程,推广违法处理窗口二代身份证读写设备;深化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和管理,健全完善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管理考核通报和监督检查制度。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