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心上把安全锁!东营将为志愿者购买保险

2016-03-24 08:21:00    作者:李红佳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志愿服务 爱心企业 爱心人士 留守儿童 专业志愿
[提要]●围绕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开展环境清洁、文化下乡、扶贫帮困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围绕2016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和节会,开展接待引导、会场礼仪、秩序维护、赛场服务等志愿服务。

    3月23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目前我市正在筹备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培育孵化基地。这一孵化基地,将成为展示我市志愿服务成果、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指导及活动策划的场所。

志愿者和老人聊天,喂老人吃饭。

  文明单位志愿服务进行量化考核

  今年,我市将建立对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的量化考核机制。在每年的文明单位评选复查工作中,将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作为其中一项,提高文明单位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政府买单:为志愿者购买保险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无私奉献,为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我市将建立志愿者保险制度。依据“东营志愿服务网”的数据支持,尝试为达到某一时长标准的志愿者建立长期保险制度,探索政府购买保险、保险公司承接风险的模式。

  将爱心捐赠记录在案形成数据库

  建立志愿服务“爱心人士”、“爱心企业”记录制度。依托“东营志愿服务网”,探索建立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动态数据库,支持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以实物、资金、车辆使用等各种方式对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予以赞助。

  选拔志愿者讲师

  在举办全市志愿者骨干培训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培训。组建市级志愿服务讲师队伍,探索从市直志愿服务重点部门、高校、行业协会和各县区选拔一部分有热心、能胜任的志愿者讲师,走进各部门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探索逐步将志愿服务培训纳入党校培训班学习内容。

  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

  在社区推广“党员+社工+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党员带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建设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吸收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热心公益事业企业家以及教育、科技、文化、法律、环保、卫生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 壮大民政、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关工委等行业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卫生、消防、文化、科技、法律等行业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协调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化传播、城市管理等行业志愿服务活动。

  升级一批志愿服务实践基地

  将原有公园广场、社区服务中心、车站、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的志愿服务点进行升级,将志愿服务点打造成志愿服务实践基地,鼓励引导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日常服务。

  志愿服务将有培育孵化基地

  以东营市创城办会议室为阵地,打造志愿服务成果展示及小型培训基地,随时对部门、单位、社区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骨干力量进行小型培训,开展志愿服务理念推广、团队文化建设指导及活动策划等。

  志愿服务信息全部“上网”

  目前,东营市志愿服务网具有实名注册、信息发布和共享、活动招募和成果展示、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和公示、志愿者服务时间异地转移接续等特色功能,成为东营志愿者互联交流、志愿服务组织自我管理、有效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和信息的重要网络平台。今年,我市将继续完善并依托东营志愿服务网,实现“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及时更新志愿服务数据库,严格审核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并及时公示,让志愿服务记录公开、公平、公正,全面客观地展示志愿服务组织活动情况。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将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规范化管理。 东营市志愿服务网上的数据将作为志愿服务各类先进评选、星级志愿者评定、志愿者激励回馈等的首要依据。

  年底评选星级优秀志愿者

  “国际志愿者日”期间,我市将评选表彰2016年度东营市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年底公布全市星级志愿者名单。参与中央文明办“四个100”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介评选活动,向省文明办推荐我市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志愿服务示范社区。 在依托媒体、学校和社区宣传志愿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各类媒体、基层单位、社区以及普通市民通过微摄影、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方式,记录志愿者故事,捕捉发生在身边的志愿服务感人瞬间,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志愿服务带来的心灵“暖”力量,传播社会正能量。

  今年我市重点志愿服务活动

  ●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清洁环境,美化家园”、文明劝导、文明宣传等活动。

  ●围绕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开展环境清洁、文化下乡、扶贫帮困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围绕2016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和节会,开展接待引导、会场礼仪、秩序维护、赛场服务等志愿服务。

  ●在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中秋、重阳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3月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开展好“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主题创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我市将把空巢老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继续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在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环保宣传、植树护绿、保护母亲河、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社区联动志愿服务。我市已经开始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实施全市第三批志愿服务项目。对承接项目的志愿服务组织,继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使项目惠及更多社区居民。将创新性强、效果好、影响大的活动项目,打造成志愿服务项目品牌。(记者 李红佳)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