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2 08:26: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4月21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今年,市工商局与人行东营市中心支行签署备忘录,将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需申报年报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报送的市场主体,将在信誉、经营等方面受到更加严厉的影响和限制。
不报年报
惩戒不是“闹着玩”
离年报结束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目前全市还有部分市场主体未履行申报义务,负责企业信用监管工作的工商部门对此很是担忧,按照相关规定,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已被列为政府采购、银行贷款等商事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失信企业还会在招投标、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国有土地出让、企业上市等方面受到限制或禁入。
“抽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的年报,又与自己的经营活动紧密相关,却不积极申报,我们很替他们着急,只能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拿出截至4月21日的年报统计数据向记者介绍道,今年,全市2015年度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报年报户数分别为36573户、88796户、2087户,已报户数分别为10066户、22119户、522户,与往年同期相比年报率基本持平。之所以今年催得急,就是因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已于4月1日施行,不报年报的后果真的很严重。
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近日,市工商局已经和人行东营市中心支行联合签署了《失信企业信息交换共享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两部门将在失信企业信息交换共享方面展开合作,实施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
人行东营市中心支行将对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基础信息和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纳入征信平台,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融资授信活动中对当事人进行必要限制,同时限制其获得金融行业内的相关荣誉称号。
提前报年报
避免后期网络堵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是各市场主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的重要时期。然而,我市目前存在的情况主要有:部分企业对年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有的企业习惯性在6月底前抢时间报,部分处于已停业或半停业等状态的企业不注重年报。
工作人员建议,年报尽量不要拖到最后几天,因为截至6月30日晚24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会自动关闭,未报的市场主体将无法再进行申报。
“如果发现年报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还应在6月30日前登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修改。如果集中到最后一个月进行年报,容易遇到网络堵塞现象,给申报工作带来不便。年报一旦逾期,即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载入三年未移出就会进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一旦进入,五年内将不得移出,同时会受到来自多部门在多行业、多领域更严厉的联合惩戒,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三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任何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企业的信誉将受到极大影响,经营将受到极大限制。”工作人员介绍。(记者 黄海霞)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