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超时了吗?记者调查:七成受访者存超时工作问题

2016-07-04 09:12:00    作者:贾漫华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工作实效 劳动法 工作任务 过劳死 伤不起
[提要]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加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平均每周加班1次及以上。(记者 贾漫华)  除了医生、护士等专业性、时间性极强的职业外,德国普通职员大多数都能在傍晚五六点钟按时下班回家。

  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加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平均每周加班1次及以上。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7月3日,记者对我市上班族加班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时工作问题。

  加班、应酬多 晚上回家吃饭有点难

  回家吃饭,本是现实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事。可现如今,年轻人在职场奋斗打拼,为理想日夜奔忙,许多人不经意间已经忘记了与家人共进晚餐,越来越多人感叹,按时回家不容易,加班、应酬成常态。

  今年32岁的吴先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爸爸,最近令他比较苦恼的就是儿子跟他一点都不亲,动不动就找妈妈,这让吴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平均一周有5天不在家吃晚饭,每天除了加班就是应酬,回家吃个晚饭真的很难,更别说陪小宝宝了。”吴先生很无奈地说。加班应酬淡化亲情不说,还会伤害身体,网友“温州闲人”留言说:“一项8000人参与的调查发现,与每周工作40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周工作60个小时以上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高42%。每周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染上酗酒、抽烟等恶习。看来,再忙也要充分休息和放松。”

  IT、建筑设计行业加班是常态

  家住东城的赵先生是一名建筑设计师,谈起加班,他有很多话要说:“一周至少三次加班,每次平均三小时。”采访中,赵先生自称“设计猿”,语气中有几分自嘲和无奈。

  无独有偶,在东营市软件园上班的张女士是不多见的IT女,大学毕业后张女士应聘到一家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每月工资6000多元,收入还算不错,但每天加班至少4小时以上让她有点吃不消。

  “有一次,我们部门接到一个新活,对方要的紧,工作任务重,那段时间,我们集体加班,连续一周每天工作15个小时。”张女士说。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周不得超过36小时。

  赵先生和张女士均表示知道《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现在工作比较难找,有个稳定的饭碗不容易,我们已经习惯了加班的日子。”张女士说道。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服务行业基本不存在加班现象,各行业之间分化比较明显。

  与设计行业相比,会计金融行业显得轻松一些。李女士在东营区新区某公司当会计,她从事这个行业已经6年多了,在她看来,加班只是偶尔才会有,李女士说:“我们平时都能按时下班,只有年底结算时才会偶尔加一两次班。”

  加班原因多,有些没必要

  为什么大家都在加班,真的有那么多工作要做吗?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有些工作并不需要加班,无效加班占很大比例。

  很多单位即使能够正常下班,但由于不自觉中形成一种“加班文化”,明明可以按时下班,偏偏互相比着谁熬得久、走得晚,按时下班成了工作不积极的同义词。

  从事办公室文员的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工作不怎么忙,但每次还要加半个小时班再走。工作干完了为什么不走?赵女士说,这跟外在竞争有很大的关系,到了下班时间,领导还没走,你敢走吗?同事还在工作,你好意思先下班吗?如果比其他人下班早会不会显得工作不积极呀?到了下班时间,心里就开始犯嘀咕,索性磨蹭半个小时再下班,这样心里才踏实。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人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勤奋努力,而又不自觉地“勤中偷懒”,结果造成工作实效低、透支身体,工作生活两受伤。

  我们必须承认,有效地加班会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更应当看到,无效加班太多以至于“过度”,造成的危害或许更大。因此,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让职工快乐生活、体面工作,这不仅合乎法律制度,更顺应时代潮流。(记者 贾漫华)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青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