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大咖”:抓创新必须抓人才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

2016-07-05 09:26:00    作者:李红佳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水热法 PROFIBUS 渣处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提要]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宋锡滨进入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他相继被评为东营市乡村之星、东营区劳动模范、区优秀党支部书记,王营村被命名为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

  第五批黄河三角洲学者宋锡滨:多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宋锡滨进入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他从基层做起,从事无机非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制造,特别是在电子陶瓷材料方面有自己的专长。

  他带领科研团队针对国外对我国电子陶瓷材料制备技术的封锁,瞄准国际先进的电子陶瓷材料领域开展科技研究与攻关,研发出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和技术,实现了电子陶瓷材料的国产化。其中,连续制备钛酸钡粉体的生产工艺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纳米水热法钛酸钡生产工艺实现了国内首家纳米级水热法钛酸钡的工业化生产。

  宋锡滨主持研发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授权4项,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外,还主持编写并实施了国家行业标准《电子工业用高纯钛酸钡行业标准》。如今,他已成为公司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第五批黄河三角洲学者曲良体:新工艺在传统化工领域得到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特聘教授曲良体,2013年与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在曲良体和其团队的努力下,目前,汇海公司氧化石墨烯及石墨烯高端制备技术成功完成小试,产品已在相关科研院所及厂家试用。新工艺在传统化工领域的实验正在开展,部分工艺已应用到汇海公司拳头产品的生产中,节省了大量成本。同时,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处理的难题。他帮助企业联系高端实验设备,免费供企业使用,并联系专家到企业进行指导,让技术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应用。

  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新增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现已建成年产1000吨规模的三嗪环生产基地,并计划在4年内建立年产1500吨国内最大规模的三嗪环生产基地。

  在帮助企业革新技术的同时,曲良体还帮助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建立高端人才定向培养机制,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参加高峰论坛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第五批黄河三角洲学者罗勃托·帕纳·费格洛阿:为企业搭建技术合作国际桥梁

  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学教授罗勃托·帕纳·费格洛阿2015年选聘为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他促进了方圆公司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为方圆新的工艺技术走向全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方圆公司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降低炼铜弃渣含铜技术与装置联合研发”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罗勃托·帕纳·费格洛阿带领着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反复研究,采用底吹浸没式燃烧技术处理铜熔炼渣,实现在熔体内部燃烧,这项技术具有传热传质效率高、搅拌强度大、热利用率高等优点,并且在冶炼渣处理过程中加入特殊还原剂与渣改性剂,突破弃渣含铜量高的瓶颈。他还为方圆公司的二期项目“两步炼铜高效清洁短流程技术”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中智矿业合作中,他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成方圆公司与智利康赛普西翁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第五批黄河三角洲学者、东营市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赵锁奇:让渣油变废为宝创造效益

  赵锁奇在奖励大会上收获两项荣誉。自2013年起,作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的他开始兼任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总监。

  他在重质油化学和重质油高效加工利用方面开展了长期系统研究。针对我国催化油浆不能有效利用,易造成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针状焦需求量大,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他与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

  在他的指导帮助下,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实施了“超临界油浆萃取综合利用”项目,预计2016年底将建成生产线。项目以渣油为原料,将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分离,年可生产高品质针状焦9.6万吨,并附带产出高等级道路沥青、柴汽油组分等,达产后实现年产值144627万元,净利润33299万元。项目技术已取得3项国际发明专利,5项国内发明专利,实现了我国相关生产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油系针状焦生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永太:头雁打头带动企业创新发展

  在奖励大会上,新大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吴永太代表获奖者发言,他说:“这份荣誉,应该归功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归功于公司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

  吴永太致力于企业创新发展,把年产值不足两亿元、利润不足两千万元的油田三产发展成为年产值过二十亿元、利润过亿元的知名企业。企业改制后,他从唤起员工积极性入手,增强了员工提高技能的自觉性。公司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等近10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建设了“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等3个创新平台,吸纳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6名外聘专家从事产品研发工作,逐步形成了产品孵化基地,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 

  作为企业带头人,他像“雁阵”中的头雁一样,果断地把发展复合材料产业、开发复合材料产品作为做大做强企业的主攻方向。通过对碳纤维等高端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拓展了企业发展空间,推动了公司转型升级。

  东营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奖获得者杨玉生:科技引领企业未来发展

  山东科瑞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玉生2006年加入科瑞集团。他秉承“科技引领未来”的技术理念,10年时间让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500多项。

  杨玉生致力于建立适宜于科瑞集团的科研平台,引进国内外资深技术专家,重视公司内部人才培养,带领科瑞集团通过筑巢引凤,与中国石油大学、美国卡麦隆公司等数十所大学、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引进开发及成果转化,他带领公司技术团队研制出一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和技术。2015年度,集团公司通过技术引进开发及成果转化形成的新产品新增销售收入突破54亿元。

  在杨玉生引领下,近三年科瑞集团每年内部立项100余项左右,公司技术团队至今开展科技项目60项,承担各级部门计划项目17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4项,共获得专利110项。 (记者 李红佳)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青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