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13:37:00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8日,在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付窝小学,家中排行老五的牟增敏在讲台上教课,他与三哥牟增坤一样,都是受父亲的影响走上了讲台,一直到现在。而且,兄弟俩同在陈庄镇道口小学一起教书20年,20年里一起顺应教改,一起交流教学经验,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牟增敏说:“附近村里年龄在40岁以下的人大都是我学生,考出去的很多学生也经常回来看我,这让我觉得很欣慰,真心觉得教师是个高尚的职业。”
父亲曾经偷偷去听课回家后给予指点
今年已经52岁的牟增敏老师依旧喜欢站在讲台上。新学期开学,刚调动到付窝小学的牟增敏也结束了跟三哥牟增坤同校教学的经历。“我从1982年毕业就站在讲台上,那年我19岁。原来任教的陈庄镇道口小学的学生都合并到付窝小学,所以我也过来了,但三哥暂时还留在老校看着一些设备设施。”
牟增敏告诉黄三角早报记者,他和哥哥是受父亲的影响才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三哥今年59岁了,父亲在1980年退休后哥哥就接班了。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父亲还经常去偷听三哥的课,回家后就给指点,哥哥还自学了中师学历。我高中毕业后也喜欢当老师,所以就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后来又自修了小学教育专业的专科学位。”
在两兄弟的记忆里,自父亲退休后,他们从学校下班回家的晚饭时间,大都被有关教学的话题占据着,“父亲从小就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记得小时候就教我们拿毛笔写毛笔字,还让我学音乐,琴棋书画都让我们涉猎,家里再穷也让我们读书,放学后回家先写作业。受父亲影响最深的还是父亲严谨的治学态度,那时候父亲在沾化的学校教书,一个月都住在学校,后来调动到离家近的学校,也只能一周回家一次。但自从我和三哥当了老师之后,父亲每次回家都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当天的作业当天批,让我们一定要对得起学生。”
牟增敏说,记忆中的父亲会拿着毛笔画出图画,再教学生如何看图写作文,这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牟增坤说,刚开始教学的时候,一个老师既要教语文又要教数学,“父亲偷偷去听我的课,回家就会跟我说哪里还不行,需要改正,特别是教学理论上的一些内容,教我从哪里入手,传授我教学经验,让我也好好学习,不能耽误任何一个学生。”
受“书香世家”家风影响儿女们也从事过教育工作
后来因工作调动,牟增敏和牟增坤同在道口小学教学,8日,在牟增敏老师家里,他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毕业照。“这张是1986年的毕业照,这个是我,这个是三哥;这张是1988年的,我和三哥还有毕业班同学们的合影,这张是2008年的,都有我和三哥。”牟增敏老师指着照片介绍。
在利津县陈庄镇索镇村,村里人说牟增坤、牟增敏的家庭是“书香世家”“教师之家”,因为牟增坤大哥、二哥家的孩子也都曾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师,“虽然现在两个人离开教师的岗位,一个从政,一个从医了,但都受到了家风的影响。”牟增敏老师说,家里的两个女儿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也都报考了师范院校。
牟增敏老师的大女儿牟文文说,在她的印象里,三伯当过她的老师,而作为教师家的孩子虽然有种自豪感,但也特别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学不好,“我记得小时候爷爷还给我辅导作业,后来初中、高中了,爸爸干活回来就给我辅导,爸爸特别爱学习,每天晚上书不离手,他边看书边陪着我们学习,还会教我们学习方法,怎么能学习得不累,怎样增强理解力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牟增坤、牟增敏兄弟俩相继成家,爷仨坐在一起讨论教学的场景少了,但晚饭过后,兄弟俩凑一起交流教学经验的次数却越来越多了。牟文文告诉黄三角早报记者,在她的记忆里,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爸爸和三伯几乎每周都有两三次“聚会”,“吃了晚饭,如果没什么事的话,爸爸就会去三伯家,有的时候三伯到我家,他们都会带着教学工作笔记,互相探讨怎么写教案,还有学校教育教学的评比、学困生的转化、低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内容。特别是附近村的学生,父亲和三伯都认识,他们还会去找造成某个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这让不少家长很感动。”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