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17:12:00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11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成菊 娄元强 王园园)11月18日下午,垦利区人民医院微行动志愿服务队走进新兴社区的大型义诊活动,真正做到“学医为民、服务群众”的服务宗旨,让医务人员走进基层百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按照区人民医院微行动实施方案,经与新兴社区居委会沟通,区人民医院支部书记陈红梅带领区人民医院志愿服务一队队员娄元强、王成菊、盖淑花、许正义、王静、孙旺春、彭文文、孙康康、刘玉倩、宋彬等党员走进基层,送温暖到社区。
领导重视,精心准备。区人民医院志愿服务考虑服务对象大多为老年人,尽量单循环一站式服务模式,减少老人的活动量。提前与新兴社区张咏梅主任沟通,布置场所。许正义提前准备所需物品,确保义诊顺利进行。由陈红梅书记与盖淑花主任亲自引导大家逐项进行。义诊有条不紊的进行。此次义诊的项目由测血压、内科、体格检查、眼底检查、心电图、胸部透视等。
党员踏实,全心投入。年轻党员王园园、孙康康为群众免费测血压,详细记录血压结果,并耐心给予血压调控的方法、服药的注意事项及事宜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为其检测控制效果,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娄元强边测血压,边给予张大爷进行心理疏导,告诉他情绪也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焦虑状态,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使得血压升高。故开导老人要保持心情乐观、平和,适当有氧运动,结合规律药物,血压控制效果就会逐渐理想。并留下了联系方式,随时接诊。
目前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眼科问题是白内障及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白内障的原因多是老化,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晶体出现混浊。如果在50岁以前出现白内障,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积极就诊。视网膜动脉的改变可反映体内动脉硬化的程度,多发生在50~60岁或以上,并常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并存。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硬化日益加剧,高血压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眼部病变。尤其是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更应常规进行眼底检查。王静主任对来诊老年逐一仔细查看了眼底,并做了详细记录,并告知眼保护的相关知识。
考虑到社区老人行动不便,入冬寒冷季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区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主动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与鉴别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初步心功能评价,切实做到“早知道、早治疗”。 彭文文动作轻柔地为每位老人检查,打印报告,叮嘱留存资料,以便复诊时参考,老人们听了非常高兴,表扬她心细、体贴。
本次义诊选择进行胸部透视的原因,考虑以下因素:(1)肺部病变及时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气管炎等肺部基础病变老人,冬季易反复发作(3)吸烟者进一步劝导其戒烟。
赵伟认真地从不同角度观察,随时与老大爷们交流,告诉御寒防护非常关键,适度有氧运动,戒烟等。
一提到义诊大家脑海里,立即闪现量血压、听心肺的画面,不错,我们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当然离不开听诊器。内科听诊的环节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但要心细更要耳聪,还需要安静的空间,老人们一见如故,大声寒暄的场面可想而知,陈红梅队长及时分流人员,喧闹的场面很快就安静下来。内科医师为每一位老人详细讲解本次体检的结果,并在各自的体检单上记录了饮食、用药、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限等;3个小时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项检查,得益于陈红梅队长的策划与引领以及团队协作的合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队协作,倾心务实。本次义诊活动历时3小时,帮助了近百余名群众,为新兴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与健康,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党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社会的支持。实现了党员接地气,医务人员发挥正能量的服务理念 。所有医务人员从活动开始到结束,一直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为群众测血压、做心电图、进行眼底检查,询问病情、检查身体、开处方,详细解答了群众的疑问,细心叮嘱着注意事项,提供健康咨询,普及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接诊的医生还为群众们留下了联系方式,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为今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保障。 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文化素养,提高了群众对垦利区人民医院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垦利区人民医院通过这次志愿服务微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实实在在的为民着想,同时提升了自己,彰显了为大家的健康护航是义不容辞责任与义务。无私地奉献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让胸前的党徽熠熠发光,为志愿服务队的队旗生辉添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