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东营站李欣
东营市人大代表、利津县教育局局长陈建设建议“加快推进东营市化工学校建设、吸纳高层次人才从教、把控优秀生源外流异地择校。”
大众网东营·海报新闻1月26日讯(记者 张艳秋)“加快推进东营市化工学校建设、吸纳高层次人才从教、把控优秀生源外流异地择校”是东营市人大代表、利津县教育局局长陈建设一直关心的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记者就相关问题对其进行了专访。
东营市化工学校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
据陈建设介绍,东营市化工学校项目占地185亩,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工程投资2.64亿元,目前,综合办公楼、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图书信息楼和宿舍楼等主体工程已完成。下一步主要进行配套设施安装。2019年9月份就可以新生入校了,招生规模3100人。
“建议市政府拿出专门的政策来予以支持,比方说奖励的问题,招引专业人才的问题,师资配备的问题,利用三年的时间,将学校建成全省有名的化工学校。”陈建设介绍,利津县也将以建设东营市化工学校为契机,建立起面向东营辐射全省的以化工特色专业为主、多专业门类并存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使其成为鲁北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基地和科研基地。
“优秀的人干教育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
考985、211的学子很少从事教育工作。在高考期间高分的、学习好的孩子都是报考985、211院校,很少报考专职师范类大学,再加上教师资格证的门槛不高,普通大学生只要成绩不是很差,很容易就可以考出来,就可以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优秀的人干教育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是很现实的事,高层次的人才从事教育,教学水平很快就上去了。“我建议给教育部门放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到211、985院校去招聘高层次人才,直接就业做教师。另外,教师招聘前,教育部门可以提前介入,参加面试,将专业水平高的,教学有技巧和授课水平高的纳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把控优秀生源外流异地择校
只要谈到教育,生源流失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学校有难处、家长有怨言、社会不满意。生源的流失,尤其是优质生源的外流,已经严重影响了县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生源外流在小学阶段基本很少,初中阶段有愈演愈烈之势,高中阶段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高中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能考什么样的大学,家长期望值较高,再者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对其在外就读比较放心)。
生源流失问题在各县区已经存在多年,特别是在部分乡镇更为严重。现在控制生源流失一共就两条路,一个是学籍把控,一个是户籍把控,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杜绝生源流失,同时也能缓解市直学校人满为患大班额问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东营站李欣
“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污染防治攻坚,严格环境监管执法,突出生态文明发展高端石油化工产业。” [详细]
“建议通过扩充教师编制、增加学校的用人自主权以及建立临聘教师人才储备库的方式解决普通高中学校教师结构性缺员的问题。” [详细]
1月26日下午,两会期间,文化艺术体育和新闻出版界部分委员来到东营政协文史馆,李刚、宋春青、李勇士等人挥毫泼墨,现场即兴创作了《盛世春潮》国画作品,以此祝贺2019... [详细]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大幅度增加,不能满足适龄儿童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详细]
“加大环卫设备的投入,机械清扫的力度,减少环卫工的作业强度和作业时间,增强环卫工人安全防护措施。”在今年的两会上,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成为东营市人大代表、垦利... [详细]
“目前很多企业对环境污染的排放和治理还没有做到位,从企业到检测机构到管理部门没有形成环境治理联动体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