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视角】“农民的事儿, 就是我们的事儿!”

2019-06-19 10:28:00 来源: 东营网-东营日报 作者: 吴文召

  “常所长,你可来了。快给我看看,这新出的蘑菇咋有点发黄呢?”河口区新户镇新盈菌业的负责人丁金红一看到市农科院蔬菜食用菌研究所的所长常尚连就急不可耐地说。“别着急,我看看。”常尚连一头扎进丁金红的菌棚里仔细查看,“问题不大,这就是通风不够,又加上浇水浇多了,湿度太大,接下来注意一下就行了。”

  听常尚连说完,经营着14个菌棚的丁金红长舒了一口气:“那我就放心了。”2011年下岗后,丁金红开始种蘑菇,“当时种的是双孢菇,自己单打独斗,也没什么技术,除了第一年挣了点钱外,其他几年都赔了。”说起开始创业的那几年,丁金红觉得很心酸。但这一切,因为市农科院蔬菜食用菌创新团队的到来改变了。在了解了丁金红的情况后,市农科院蔬菜食用菌创新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找到了这些菌棚的问题所在,建议她改种平菇,并把菌包中的生料换成了熟料,避免了菌包坏掉的情况。“通过这些技术支持,原来一批菌包只能长三茬蘑菇,现在长七茬,产量一下子增加了30%,一年挣二三十万元很轻松。”一说起常所长和她带来的技术,丁金红就笑得合不拢嘴。

  

  让百姓因为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利,这是市农科院所有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论文写在乡野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地里的事儿,农民的事儿,就是我们的事儿。”他们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戴着鸭舌帽,身穿迷彩裤、雨鞋,皮肤黝黑,如果没有人介绍,谁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是中科院的一名博士。他叫魏立兴,是市农科院作物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中的一员,一直致力于耐盐水稻的研究。水稻插秧期,他每天五点就来到基地,“我们是最基层的科研单位,为老百姓干实事、让他们得实惠,是我们每个科研人员的职责所在。”魏立兴说。

  

  本着为老百姓搞好服务的信念,市农科院创新性地把实验搬到了田间地头。划分好区域,种不同品种的水稻,让老百姓通过实地观察选择自己想种的品种。“哪个品种品相好,穗大,老百姓们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他们就心中有数了。”不光如此,市农科院还和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如何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缓控施肥、优化施肥,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让稻米更加安全放心。说起自己正在做的事儿,魏立兴很是兴奋。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