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12月26日讯(记者 唐梦琳 李乃馨 王艺霏)走过千山万水,九曲黄河裹携了一路沧桑与辉煌流经至此,为了完成与大海的惊艳融合,她放缓了步履,大量泥沙淤积沉淀,经过岁月的酝酿和风雨的剥离,最细腻的黄河红胶泥成为母亲河对沿岸儿女最后的馈赠。六百年来,位于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的佛头寺村则运用土与火的艺术,用指尖描绘细密纹路,凝聚成大器、古朴、内敛的器物——佛头黑陶。
“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短短27个字,将佛头黑陶的特征诠释的淋漓尽致,而这一切的形成归功于天然又独特的红胶泥。“黄河流到东营,沉积下来的都是最细腻、优质的泥,只要有水、有土,手艺人就能活,我的老祖宗也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定居在这里的。”佛头黑陶第二十七代传承人李建兴说。
据史料记载,佛头黑陶系李元通、李元成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至黄河口时带来的祖传技艺。修建茅屋,挖土筑灶,至于生活所需的器皿便直接用黄河边的淤泥烧制。历时600余年,制陶技艺几经兴衰流传至今,清朝中期为佛头黑陶最鼎盛的时期,全村不足50户人家,仅陶窑就有20多座。当时流传的歇后语“佛头寺的黄盆——一套一套的”,可见佛头寺泥陶在黄河口一带的影响。
李建兴自幼随父辈学习制陶,至今已经30多年了。制陶学习的过程他称之为“玩泥”,更像是一种乐趣、热爱所在。
“你看这泥又细又滑,都是在地下深一米多的地方挖出来的。”说着,李建兴拿出了一块泥,反复在案板上揉压,就像和面一样。随后,打开电动拉胚机,在不停地旋转中,一团红泥竟在他双手的按压、捏磨中站了起来,李建兴用指尖感受器壁的薄厚,不断的拉升攀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陶器的雏形已经出来了。李建兴一边做,一边介绍着后面的工序,晾干后的陶胚厚薄不匀,需要用工具进行修刮整齐,再用清水洗去尘土,便可以画胚、上釉。
师傅们手执笔杆,随意落下的几笔便形成花卉、人物等各色图案,使呆板的毛坯有了生机。而上釉则是千人千变,不同的手法又会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光滑明亮的陶器就成型了。不仅如此,现在的陶器还采用立体雕、镂空、彩陶、手绘等多种手法,多元的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入窑烧制是陶器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直接关系黑陶的品质。而“窑变”是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李建兴说烧制黑陶时需要用木柴或煤炭文火细烧,之后再大火猛烧,大约24小时后,还要“停火闷窑”,加入一项特殊工艺“窑变”,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原理,将烟中的碳粒渗入胚体而呈黑色。黑陶的壮美与古朴让人们忍不住驻足凝神,大气而豪放,宁静而致远的意境在其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眼下,李建兴正研发新品——黄河泥壶。顾名思义,其原材料选自黄河冲积带来的淤泥,其造型古朴,透气性、吸水性强,沏出来的茶汤色而清润,闻之清香扑鼻。“我们的泥壶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南有紫砂嘛,希望以后人们提起来北边,能想到咱们黄河口的泥壶。”
同目前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一样,佛头黑陶的工艺也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抱着一块泥巴摆弄,传承是当前的难题。我自己在研究所里开设了研学游,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学习制陶技艺,期待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山东人游黄河口”活动深入开展,东营市文化旅游业复苏脚步加快,各景区迎来周末游小高峰。 [详细]
河口区黄河路东段(海盛路至海昌路)项目一直备受关注,此前有消息称,该项目将于5月底通车。5月30日上午九时左右,工作人员将两旁围栏撤掉,道路正式通车。 [详细]
5月30日,龙居镇组织30余名新选派驻村干部和新选任乡村干部就“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推进强村富民”重点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调研,先后参观了杨集村联农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 [详细]
5月31日,“童心筑梦黄河口”东营市第21届少年儿童书法绘画展在市美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详细]
自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垦利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全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有力、成效明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