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海产品如何长得好又卖得好”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近年来,河口区新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渔业产业发展,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渔业,以盐田虾产业为核心突破口,在育种、养殖、流通、销售、深加工、餐饮和文旅等方面一体化发力,全面打造对虾全产业链,迸发渔业产业新活力。
今年,河口区新户镇提出力争实现年产优质种苗400亿尾、成品虾2.6万吨,年产值突破9亿元的渔业发展目标。渔业产业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
“一产”重跃升:从传统养殖到生态养殖
在新户镇顺为海洋科技公司工厂化育苗车间里,一尾尾刚刚繁育的小虾苗在池塘里游走。选好优质苗种是丰收的前提和关键。为此,育苗企业紧抓对虾育苗关键期,加快推进种业提升工程。“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优质对虾引进规模,优化繁育技术,继续推进对虾优质品种的扩繁养殖,确保幼体繁育量稳定,为养殖户提供充足、优质的苗种保障,为全年对虾养殖产业打下坚实基础。”顺为海洋科技公司老板许家磊介绍。
科技赋能对虾生产,让苗种长足、长好。近年来,多家渔业公司积极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对虾良种选育、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攻关。同时,新户镇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养殖等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减少养殖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品质,推动对虾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我们对虾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新户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陈云强表示,新户镇海岸线长、滩涂资源广阔、水肥条件好、养殖户养殖经验丰富,新户镇将借助良好产业基础,配套良种良法、推进科技进步,实现对虾绿色高质高效目标,带动全镇对虾养殖开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二产”两头连:重加工强配套开拓市场
走进海盛公司的预制菜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碌着清洗、分类、烹饪鲜活的盐田虾,这些精心处理过的虾肉,将被制成各类预制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加工车间负责人刘景华介绍,过去新户镇对虾主要以活虾销售为主,但价格受季节、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公司正紧紧抓住预制菜风口,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联动各养殖户,打通新户盐田虾养殖、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推动对虾深加工产业发展。
今年,河口区新户镇计划实施对虾仓储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对虾分拣车间18000㎡、冷库5000㎡、建设职工宿舍2000㎡,购置对虾分拣、加工、包装生产线,同时配套质检中心、数字化管控平台、污水处理设施及相应配套设施。“通过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加工端联农带农、开拓市场,通过深加工和多元化销售,将新户镇对虾价值最大化。”项目负责人刘宪锐介绍。
“三产”走高端:文旅餐饮品牌同步提质
近年来,新户镇在“土特产”品牌打造上寻求突破口,通过与文旅、节庆、餐饮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出盐田虾高端品牌,推动渔业产业增效益、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每年进入七月中旬以来,新户镇对虾开始采捕上市。万亩滩涂,对虾满池,处处都是丰收繁忙景象。每逢节假日,陆续有游客来到新户镇渔业养殖基地、盐田、风力发电、月牙岛等地,欣赏沿海产业风光。
玩得好,更要吃得好。新户镇积极打造盐田虾这道极鲜美食,吸引八方来客。为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发展,新户镇制定了《盐田虾养殖加工技术规范》,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海盛”对虾高端品牌。探索文旅聚合发展新路,依托区域产业特色优势,推动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养殖、捕捞、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科研一体渔业全产业链,让群众分享文旅产业带来的效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河口区新户镇党委书记陈泽喜表示,接下来,新户镇将按照“培优虾苗供应链、壮大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延伸品牌价值链”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构建集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为一体的对虾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推动渔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