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河口蓝色经济产业园的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46000吨油田化学助剂项目建设现场。在烈日下,已经完工的十五座钢铁巨构闪闪发光,单体披着金属般耀眼的光泽,工人们在高耸的管廊间穿梭。焊枪喷射的蓝色火焰与银灰色管廊交相辉映。在一座高高的反应釜基座上,工人正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毫米级校准,他身后延伸的管廊主体已完成80%安装进度,如同一条钢铁巨龙贯穿整个厂区。
目前,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46000吨油田化学助剂项目设备安装已进入最后阶段。记者 周广学
该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占地90亩,主要建设生产车间、库房、生产辅助用房、控制室等。年产聚合物降滤失剂、抗高温淀粉、烷基纤多糖、磺甲基酚醛树脂、固井水泥浆降滤失剂等25种油田化学助剂4.6万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上缴税收500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0余人。
别看项目园区占地规模不算大,但“能耐”却着实不小,企业生产的25种油田化学助剂犹如“工业血液”,可助力企业实现由内销型向国际型转型,同时提高我国新型材料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统一,促进区域发展。项目负责人李建华告诉记者,“项目投产后,所生产的抗高温聚合物降滤失剂、纳米聚酯等产品可实现80%以上的进口替代,专利产品DSP-1、PANH、NP-1等,可与雪佛龙、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国际油气寡头公司的产品实现功能性替代,从而打破高端钻井液处理剂受制于国际公司的垄断局面,还有不少产品‘卡脖子’的破局之战或将迎来曙光。”
创新和科技含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引擎。目前,山东得顺源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已有18个专利产品,其中有8个为独立研发的高精尖专利产品,产品广泛出口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苏丹、厄瓜多尔等国外油田。
“我们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环境友好化相结合的复合式工艺流程,产能效率能提高20%以上、能耗降低15%以上、减少钻井废弃物排放30%以上,最后实现产能效率、能耗最优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李建华告诉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钻井液处理剂专业化生产基地。产品技术性能对标国际先进产品,钻井液处理剂产量能占到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