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菌菇闯“新关” 富民强农“劲”更足

2025-08-05 07:10:00 来源: 爱东营 作者: 张利波

  近日,走进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红托竹荪种植大棚内,湿润凉爽的空气夹杂着菌菇的清香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菌架上,粉彤彤的球状竹荪蛋饱满圆润、错落排列,洁白如玉的菌柄挺拔而立,逐步撑开网状“裙摆”。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小心翼翼地用指尖轻托竹荪底部,将成熟的竹荪采摘下来,随后熟练地去除菌盖和菌托,再轻轻放入筐中整齐码放。

  红托竹荪被誉为“菌中皇后”,不仅外形雅致,对生长环境要求尤为苛刻,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任一环节把控不当,都会影响其生长品质。“我们目前将棚内温度精准控制在21度左右,湿度维持在90%至95%,同时要确保土壤表面保持一定湿度,不能过于干燥。”公司技术总监高德春介绍道。由于红托竹荪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且偏好酸性环境,经过公司科研团队的反复试验,最终确定当覆土pH值保持在4.5至6.5之间时,红托竹荪的产量和品质能达到最佳状态。

  今年年初,东营市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白玉菇、蟹味菇种植业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产业升级,引进高端菌类红托竹荪进行试种,成为东营市首个吃“螃蟹”的企业。为了攻克红托竹荪的种植难题,公司创新采用工厂化栽培模式,并配套了先进的智能化菇棚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棚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能够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指标,不仅保障了红托竹荪的产量与品质,还大幅缩短了种植周期。经过80多天的悉心管护,试种的13000余包红托竹荪顺利迎来采摘期,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我们这一批红托竹荪从6月初就开始采收了,整个采收期将持续8个月。当前正处于销售淡季,但价格依然稳定在每斤50至70元。我们将继续加大种植,积极开展育种和菌包制作业务,面向周边农户加强全方位技术指导,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市场供应力度,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公司办公室主任贾小健满怀信心地说。

  “随着红托竹荪等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与推广,我们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智能栽培,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布局的发展格局,推动食用菌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广饶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徐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力度,鼓励企业自主育种、扩大规模,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让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农的‘强引擎’,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经过多年深耕发展,广饶县通过推行工厂化、智能化栽培模式,突破传统大棚的季节限制,实现食用菌全年恒温稳定生产,同时持续创新种植技术,积极引进红托竹荪、北冬虫草等高端品种,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稳步迈进。目前,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县工厂化食用菌产能达到1.3万吨,打造了“方华”、“菇健”等品牌,并形成了“农作物秸秆→食用菌生产(食用菌菌糠)→有机肥生产→还原农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