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夜幕漫过鸿港夜市,欢呼声裹着烟火气让夜晚格外鲜活;人群涌进陶然公园北广场,水煎包香与非遗面塑巧思一同升腾——8月24日晚,为期四天的“包”打天下·山东大包争霸赛暨黄河口非遗美食嘉年华,在东营市鸿港夜市圆满收官。
此次大赛,东营队凭借亮眼成绩摘得桂冠。这场“全民参与、文旅融合”的美食盛宴,让黄河口的烟火气与文化味深度交融,不仅擦亮了东营城市名片,更以强劲动能拉动文旅消费,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活力。
全民狂欢:4万份水煎包免费送 细节里藏满“东营温度”
“刚出锅的水煎包太香了!连续来吃了三天,还领到了文旅‘显眼包’,这趟体验太值了!”来自济宁的游客刘女士手持热气腾腾的水煎包,对活动赞不绝口。本次赛事将“宠粉”做到实处,黄河口“包”香流水席以“古法煎香,流水宴客”为主题,每晚19:30准时开席,200人长桌前,老师傅全程开放水煎包制作过程,专人把控出餐节奏确保热食即上。在这四天里,4万份免费水煎包被市民游客“一扫而空”,连带史口特色水煎包热度飙升,单日销量突破四五千个。
雨天里的温暖更显“东营诚意”。赛事期间突降阵雨,工作人员迅速搭建临时雨棚,本地企业主动为排队游客送上热食,流水席前的队伍依旧井然有序。“本来担心下雨影响体验,没想到东营人的热情比水煎包还暖。”刘女士感慨。此次赛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惠民理念贯穿始终,即便赛事期间遇雨,4万份水煎包免费供应,200人长桌宴热闹非凡,东营用贴心服务守护每一位参与者的体验,让“文旅惠民”从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外,东营文旅定制的“显眼包”成了现场“行走的名片”,市民游客提着它装面塑作品、购特色小吃,拍照打卡的身影成为夜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文旅融合:指尖非遗+舌尖美食 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揉面团、捏造型,跟着非遗老师学捏黄河口大闸蟹,孩子成就感满满!”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连续两场参与鲁味面塑互动,作品还被精心包装好带回家作纪念。赛事期间,东营文旅将“文化夜校”搬进鸿港夜市,每晚19:00、20:00开设面塑课堂,非遗老师手把手教学。从憨态可掬的迷你水煎包、灵动的花样馒头,到微缩版趵突泉、泰山等山东地标,分步骤指导让零基础孩子也能轻松上手。
金黄酥脆的外皮、饱满鲜美的内馅,还原了黄河口饮食文化的本真滋味……东营用“一团面”做纽带,让非遗与美食撞出了最接地气的火花。面塑是指尖的非遗,水煎包是舌尖的乡土味——两者以“面”为媒,形成了“从手到口”的文化体验链。
四天里,市民游客们在揉、捏、尝的互动中,触摸到了鲁味非遗的鲜活;黄河口水煎包也不再只是一道美食,成为传播黄河口面食文化的载体。这种“指尖捏面塑、舌尖尝水煎包”的闭环体验,让“面”的文化从抽象变得可触可感,一个个家庭在揉、捏、尝的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了黄河口面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魅力。
本地美食“一站式打卡”更让市民游客过足嘴瘾。在兼“包”并蓄的本地餐饮体验区,东营宾馆国宴油条、蓝海大面包等知名品牌汇聚于此,明厨亮灶、实时制作,“看得见的制作、闻得到的香气、尝得到的美味”,不少游客现场品尝后立即追加购买,“吃完油条再带个大面包,明天当早餐!”一位游客满意地说。
消费升温:14.9万人次打卡拉动综合消费超2000万元
这场以“包”为媒的盛宴,早已超越“厨艺比拼”的范畴,成为“以食促旅、以旅兴商”的成功实践。
数据显示,赛事主场区4晚总客流量达14.9万人次,单日最大流量5.3万人次,瞬时最大流量1.3万人。旺盛的人气直接带动消费增长:鸿港夜市营业收入约370万元,现场60家非遗、文创摊位及本地餐饮企业4天销售额超140万元,更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等综合消费突破2000万元,为夏日东营文旅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以“包”为媒,借美食聚拢人气。一“包”口福锦鲤活动联动“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资源,10万余元的福利池吸引众多游客深度体验,来自潍坊的张先生抽中景区门票与酒店住宿后延长行程,他感叹:“本来就想尝口包子,没想到还能逛景区、住酒店,东营太实在了!”
赛事的热度还通过媒体矩阵传遍全国,央视、光明日报等央媒及省级媒体全面报道,旭旭宝宝、团团记等数十位网络达人现场打卡,发布的短视频引爆流量,网友纷纷留言“馋哭了”“下次一定去东营吃包子”,让东营成为暑期文旅打卡“新顶流”。
水煎包的香气逐渐消散,黄河口的热情却永不落幕。未来,东营市将继续以黄河文化为魂、特色美食为桥,深耕文旅融合,让文化更鲜活、经济更强劲,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