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构建“四专两合力”反诈新格局 发案持续下降打击挽损成效显著

2025-09-29 08:16:3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彦涵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

  9月28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东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分行及部分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通报了全市反诈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与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东营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案数同比下降26.88%,损失数同比下降2.18%,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835人、起诉判决713人,返还被骗资金2800余万元,实现了“两降三升”的积极态势。

  高位推动,构建党政主导齐抓共管新格局

  市公安局局领导、一级高级警长刘玉海通报,东营市委、市政府将反诈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市委政法委将其关键指标纳入平安建设及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市公安局作为“131”机制办牵头单位,将此项工作列入全市公安机关年度“十项重点工作”立项督办。通过持续完善“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构建起“通报、反馈、督导、问责”的工作闭环,形成了“党政主导、公安主打、部门共治共宣”的系统治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为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三年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体系,预警防范实现精准化全覆盖

  在预警防范方面,东营市建立了“刑侦统筹、技术研判、情指派警、派出所劝阻”与“预警挖掘+精准宣防”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通过动态调整10类预警劝阻话术,规范工作流程,有效提升了预警的接受度和可信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拦截涉诈电话、APP、网站等诈骗信息45万余条,通过“电话+短信+见面”方式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7.5万人,劝阻成功率高达99.98%。

  同时,宣防体系不断夯实。全市组建了由社区民警、网格员、志愿者、综治员、学校辅导员等构成的2400余个兼职反诈宣传群,及时通报案例、发布提醒。同步开展“铁脚板”敲门行动1500余次,并结合全市范围的“亮屏”行动,实现了广泛宣传与精准宣传的有机结合,显著提升了市民的识诈防诈能力。

  强化打击,破案攻坚与追赃挽损成效凸显

  东营市以侦查中心升级建设为引领,强化“刑、技、网、侦”四侦联动,依托“每案必研”和“百万案件攻坚”两项机制,实行流程化研判,并对黑灰产开展集中会战。公检法部门加强会商,切实提升了打击惩处效能。

  以“飓风—2025”破案会战为牵引,全市先后发起三次集中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35人,起诉判决713人,同比分别上升5.1%和70.8%。在挽损方面,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2800余万元,同比上升33.3%。特别在近期侦破的一起损失百万案件中,一次性打掉4个犯罪团伙,抓获75名犯罪嫌疑人,该案成为今年以来全省同类案件中抓人最多、“取现-换U”洗钱链条最长、涉案价值最高的典型案件。

  聚力管控,重点行业阵地防控筑牢防线

  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现金+黄金”等组合诈骗模式,东营市创新建立了由银行、快递、网约车、金店、加油站、大型商超、手机专卖店、寄递物流点等高风险行业组成的联动工作群,构建了“快速响应、联合协作、拦截打击”的阵地防控模式。自7月份以来,共拦截被骗资金575.34万元,避免发案96起,拦截黄金1681克,打掉取现团伙5个,线索落查率提升至38.62%,资金拦截率位居全省首位。

  警银协同作战优势持续发挥。在清理存量账户的同时,完善异常数据验证模型,推广运用“云盾”系统,已成功拦截涉案资金上亿元,有效前置了风险防线。

  正视挑战,深化攻坚年将持续发力

  刘玉海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处高位运行,犯罪手法迭代智能化、精准化,黑灰产犯罪产业化、跨界化,洗钱渠道虚拟化、隐蔽化等特征明显,境外窝点聚集、攻防对抗加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2025年作为打击治理三年行动的“深化攻坚年”,是关键之年。下一步,东营市各级各部门将持续深化“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进一步压实责任,健全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夯实宣防,提升宣传覆盖面和针对性;进一步强化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全力追赃挽损;进一步优化治理,靶向“资金链”,深化风控模型应用,发挥多行业阵地防控优势,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发布会期间,还举行了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向部分受害群众代表返还了被骗资金。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