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警方通报辖区六起诈骗典型案例 揭秘刷单、投资理财等高发骗局

2025-09-29 08:16:4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彦涵

  大众网记者 李彦涵 东营报道

  在9月28日举行的东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支队长陈永军通报了六起资金返还典型案例,并针对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进行了深入剖析,提醒广大市民增强识骗防骗能力,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六起典型案例揭示常见诈骗手法

  发布会上通报的六起资金返还案例,集中反映了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几种主要形式。

  利津县高某被诈骗案中,受害人因轻信“抖音客服”提供的视频点赞兼职,在安装屏幕共享APP后泄露银行卡信息,导致资金被盗转。警方迅速止付,成功全额返还40万元。

  开发区牛某被诈骗案和东营区江某被诈骗案均涉及虚假投资理财。受害人在短视频平台或社交软件上被所谓“荐股大师”“高回报投资途径”引诱,下载陌生APP进行“投资”,最终无法提现。警方通过跨省追查和多级账户冻结,分别返还资金33万余元和29万元。

  东营区盖某被诈骗案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骗子自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以涉嫌案件需缴纳保证金为由,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警方联动银行紧急止付,全额返还22万元。

  开发区刘某被诈骗案中,骗子冒充“抖音客服”,以取消“百万保障服务”为由,引导受害人下载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骗取验证码后转走资金。警方快速锁定嫌疑人,全额追回10万元。

  垦利区张某被诈骗案则展示了社交工程诈骗,骗子冒充“老同学”请求代买机票,受害人转账后才发现被骗。警方连夜梳理资金流,对接外省银行,成功返还5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东营市已返还受害人被骗资金2800余万元。

  警方剖析三类高发骗局 发布重要防骗提示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峻形势,陈永军重点通报了三类高发诈骗手法及防范要点。

  网络刷单类诈骗:易受骗群体包括学生、宝妈、待业及兼职人群。诈骗分子以“做任务赚佣金”为诱饵,初期小额返利建立信任,后诱导大额投入。陈永军特别提醒,近期此类诈骗常与“约炮招嫖”“投资理财”“网络赌博”等噱头结合进行引流,甚至通过在停车场张贴“涉黄小卡片”等方式寻找目标。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刷单兼职都是诈骗,切勿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主要针对有一定资产和投资需求的群体。骗子伪装成“投资大师”“理财顾问”或通过网恋建立信任,诱导下载虚假APP进行“投资”,并通过后台操纵制造盈利假象。陈永军强调了当前出现的新套路:“骗子会以‘线下交付更快更安全’‘账户冻结需现金解冻’等理由,诱导受害人通过ATM、柜台频繁取现或购买黄金,再利用跑腿、快递等方式转移财物,以规避监管。请牢记,非必要不取现,切勿相信超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凡是聊天对象标注为‘数据专员’‘认证员’等身份的,均为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覆盖群体广泛,凡有社交账号和网购习惯者均可能受害。骗子冒充各类平台客服,能准确说出个人信息以博取信任,随后以“商品理赔”“取消百万保障扣费”“航班退改签”等为由,引导点击虚假链接或开启屏幕共享从而转走资金。“不要轻信任何要求资金操作的客服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随意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呼吁全民反诈 警惕成为“电诈工具人”

  陈永军还特别提醒市民,不仅要防范成为受害人,也要警惕被利用成为“电诈工具人”。他表示,犯罪分子会以“发放扶贫款”“参与国家项目”等名义诱导群众协助取现转账洗钱,或利用“现金鲜花”“折扣充值”等套路通过商家、个人账户套现洗钱,导致参与者财产损失或账户被封。警方也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安装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及时了解最新防骗知识并开启预警功能。务必接听全国预警劝阻专线96110的来电,如民警提出见面要求,说明情况紧急,请积极配合。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