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王丽臻 东营报道
10月22日,东营市举行“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发布会——基础教育领域专场。东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出席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提问:“学生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怎么让孩子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市教育局开展了哪些工作?”
董玉奎介绍,东营市在“校园餐”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中,严把“安全关”“质量关”“价格关”,全力守牢校园舌尖上的安全。并从“把好‘三关’”方面具体回答了记者提问。
源头严防,过程严控,把好“安全关”。强化部门联动,建立了教育、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和联合检查机制,联合开展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学校食堂与有关部门监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食材存储、加工流程可视化率达到100%,校长和管理人员能够在网上随时进行巡查。严格食材源头把控,各县区对食堂大宗食品进行招标,每类确定供应商不少于3家。制定供应商评价和奖惩管理机制,严格履行每日供货验收手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科学搭配,营养均衡,把好“质量关”。开展学生餐饮质量提升行动,新增“三防”设施设备3193套、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290套。严格落实膳食营养指南和规范,以县为单位编制推荐食谱,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定期制定食谱并向师生和家长公示,确保膳食均衡、营养健康。
阳光采购,成本透明,把好“价格关”。印发《东营市中小学食堂饭菜定价机制试点工作方案》,明确食材成本占比。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学校大宗食品市场询价机制,采集核算市场零售基准价,按月与供货价格比价,使成本核算更精准,让定价更能体现学生需求和市场供应情况。今年7月份,在总结试点县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印发《关于全面推行饭菜定价机制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行饭菜定价机制。
下一步,东营市教育局将持续压实责任、健全机制,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健康,让学生吃得安全、营养、实惠,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