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第四届儒商大会的成功举办,为齐鲁大地注入了强劲的开放合作动能。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石化产业数智化发展恳谈会的圆满举行,不仅精准呼应了大会“厚道儒商 向新而行”的主题,更以聚焦前沿、务实高效的具体行动,展现了东营市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积极作为,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东营实践”。
本次恳谈会的成功,首先体现在精准的战略定位与清晰的产业洞察上。石化产业作为东营市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其转型升级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质效。东营市委、市政府敏锐把握全球产业变革大趋势,将数智化转型明确为石化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端的“关键一招”和“重要抓手”。会议聚焦“数智化发展”核心议题,邀请华为、中控技术、KBR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与本地龙头企业家同台论道,共绘蓝图,不仅体现了东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坚定决心,更彰显了其立足产业基础、面向未来赛道的战略远见。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对东营城市优势与发展成就的系统阐述,以及对石化产业现状与转型路径的深刻分析,向外界传递了清晰而有力的信号,东营正以开放的姿态、优越的环境,拥抱新技术、新合作,全力推动石化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
恳谈会的成功其次在于构建了高端、务实、协同的合作对接平台。会议汇聚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实现了从技术解决方案到产业落地实践的深度交流。华为公司带来的“化工产业智慧化工厂解决方案”专题推介,展示了其在助力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方面的前沿技术能力;中控技术、KBR公司等分享的先进经验,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参考;而利华益集团、富海集团等本地标杆企业的实践心得,则生动诠释了数智化转型的现实价值与巨大潜力。这种“头部企业引领、本土企业实践、政府部门搭台”的模式,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东营石化产业汇聚了宝贵的智力资源与技术支撑,为后续项目合作与技术嫁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东营市副市长王秀凤详实的市情与产业推介,则向广大投资者发出了充满诚意的“邀请函”,进一步提升了东营在高端化工领域的投资吸引力。
恳谈会的成功,更深层次地映射出儒商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儒商精神强调“义利兼顾、诚信守正、开拓创新、和合共赢”。本次活动中,无论是政府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厚道”与“诚意”,还是与会企业嘉宾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担当”与“远见”,亦或是各方共谋发展、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与“共享”,无不闪烁着儒商精神的时代光芒。这与儒商大会主体活动中,借助人工智能与历史先贤展开的关于“守正与创新”的对话内核高度契合。东营以此次恳谈会为窗口,向外界展示了其不仅追求产业发展的“硬实力”跃升,更注重商业文明与人文精神的“软实力”滋养,正在努力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东营石化产业数智化转型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日益清晰。我们坚信,在儒商精神的感召下,凭借坚实的产业基础、清晰的转型思路和开放的合作胸襟,东营必能在数智化浪潮中勇立潮头,加快打造万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集群,为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为强大的东营力量。这场恳谈会,不仅是东营产业升级的加速器,更是儒商精神在渤海之滨生动实践的精彩注脚。
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