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产业园山东金雷新能源重装有限公司的CNC加工车间里,金雷重装技术员正紧盯屏幕上的数控加工图像和数据,实时监控着产品的加工状态。
东营市海上风电项目蓬勃发展,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资料图)
该加工车间主要生产风电核心部件,不同于普通的工业产品,由于地域、风力、风向等复杂环境因素的叠加,每位客户对产品的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定制化服务”考验着企业的实力。
“客户的需求是不仅要在性能上达到极高标准,产品结构还要趋于轻量化,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材料性能、加工精度、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逐一突破,实现产品‘瘦身’。”金雷重装技术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已形成了多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涵盖高端铸造、数控加工和机器人喷涂等先进工艺,系统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与数字化水平。正如金雷重装技术负责人所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创新,用技术突破赢得市场。”
作为国内风机主轴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金雷重装2025年延续强劲发展态势,聚焦新能源装备领域,先后攻克了铸造、机加工、涂装等工序的技术瓶颈,在超大兆瓦风电核心部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主营产品凭借卓越的质量稳定性和高效的交付能力,批量供应全球顶尖风电整机制造企业。
这样的成功,也离不开开发区以“链式思维”谋划的产业布局。纵观开发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从叶片制造车间到塔筒生产基地,从主轴铸造工厂到主机总装车间,一条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清晰可见。金雷重装作为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与中船海装、上海电气等30余个项目形成了紧密的产业生态。
集群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更促进了技术攻关的深度联动。同时,开发区依托广利临港风电码头与产业协同的双重优势,形成了“临港制造+产业链集聚”的特色发展模式,让金雷重装在原材料供应、技术协作等方面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金雷重装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全过程,致力于5至30MW高端风电轴系产品和大型海上风电铸件的研发与制造,产品销售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同步发展,批量发往国内外各大风电场,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着力量。
金雷重装总经理刘哲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雷’贡献。”(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