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薛成琳 东营报道
11月18日上午,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胜利油田油地融合发展部经理刘海涛就“十四五”以来,胜利油田在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张晔
刘海涛介绍,胜利油田在东营市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组织动员广大干部员工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开新局,坚定地履行“三大责任”,2021-2024年,累计生产原油9384.83万吨、天然气31.73亿立方米,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了胜利担当,书写了胜利答卷。
全力做大传统油气产业。大打增储上产进攻仗,强化高效勘探增储。聚焦破解“资源接续”重大挑战,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优化勘探部署、提升勘探效益,新增三级储量连续两年保持“三个1亿吨”以上;推进主力洼陷、富油洼陷勘探评价,济阳凹陷页岩油取得战略性突破,新兴油田探明储量超1.4亿吨,成为我国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页岩油田。抓实规模效益稳产。以增加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加快储量高效动用、抓实精细开发管理,做实海上、西部、低渗、稠油、页岩油、化学驱、CCUS等“七个产量增长点”,原油产量在连续6年稳产2340万吨后,连续三年保持“箭头向上”,油气保供能力实现新提升。
稳步做强新能源产业。主动迎接产业变革,把新能源确立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高效运营模式。在油田内部集成新能源、电力、热力等专业优势,构建完善全产业链服务联合体;同时油地企积极合资合作,成立山东鲁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新能源发展的区域生态圈;开发应用国内油气领域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系统,被国家能源局评为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土地资源、自备电网、就地消纳等优势,统筹发展光伏、地热等多类型能源,累计投产新能源项目186个,在孤东采油厂建成中国石化单体最大、完全自主消纳的106兆瓦光伏项目,油地合作的国家大基地350兆瓦光伏项目于近期并网发电。
持续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坚持减碳与碳利用并重,全力建强技术策源高地,努力打造传统油企绿色转型标杆。创新驱动促进技术攻关。构建“研究院+研发中心+开发单位”融合创新机制,打造高层次基础研究、高水平开放合作、高效率成果转化“三大平台”,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25个,CCUS、智能油田2个研发技术中心进入国家创新平台“赛道并跑”。战略布局打造产业示范。高质量建成投产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首条百公里百万吨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示范工程被国际碳封存领导人论坛(CSLF)认证为旗舰项目,入选国家“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项目模型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近年来,油地双方合力打造了东营原油库、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东营原油商储库等一批油地融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典范;双方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建机制、搭平台,协同推进了180余项油地重点事项和120余个政府重点项目有效落地,携手打造和谐共赢的新型油地关系全国样板。
刘海涛表示,未来,油地双方将以“共担能源使命、共促区域发展”为责任和使命,持续筑牢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基石,再谱油地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
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