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薛成琳 东营报道
11月18日上午,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东营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盖滨就近年来东营区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回答记者提问。
摄影:张晔
盖滨介绍,东营区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城市建设发展依托东辛、胜采等采油厂逐渐建设形成,呈现“边发展、边建设”的格局。“十四五”期间,东营区以油地深度融合为抓手,先后启动实施渤海钻井运输二公司片区、东辛片区、油田中心医院片区、科教园片区等8个重点城市更新片区,盘活利用11151亩油地低效闲置用地,实现了城市品质与群众幸福感的同步提升,取得多维度显著成效。其中东辛片区、耿井片区分别于2022年、2023年被列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省级城市更新示范片区,渤海钻井运输二公司片区、东辛片区先后入选省级城市更新创新案例。
居住品质全面升级。东营区推行“三轮征询”工作法,让居民在改造中“唱主角”,对全区119个老旧小区按需实施“菜单式”改造,涉及768栋住宅楼的2.14万户居民,解决了老旧小区设施老化、停车难等痛点问题,改造经验获省住建厅发文推广,上榜城市居民居住品质提升领域省级督查激励名单。
城市功能持续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加速推进,济南路、西四路、南二路等52条道路改造升级,宁阳路、新泰路等总长度29公里的34条断头路打通,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逐步形成。中心城区综合物流园、东营数字农批冷链物流产业园、黄河三角洲铁路物流园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夯实城市发展支撑。统筹实施学校项目建设“交钥匙工程”,按照百年名校标准建成胜利二小,胜利五十八中建设成为全市首批全智慧化的9年一贯制学校,行知实验学校实现“民转公”并建成启用,31所中小学幼儿园完成办学条件提升,2023年获评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试验区。实施总投资10.8亿元的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整合8家油地医疗机构成立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基本完成全区5家医院改造提升,全面提升东营区医疗服务水平。
民生服务提质增效。高标准建成了体育公园、泮水公园、东辛公园等5处城市公园,建设了一批老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街头游园,各类公园游园数量达到129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2.1%,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实施耿井水库周边、南一路两侧、庐山路两侧等生态修复和河湖湿地连通工程,市控及重点河流断面稳定达V类水质,空气优良率提升到75.8%,位列全市各县区首位。
文化融合彰显特色。依托油田工业遗存优势,系统开展资源普查与价值评估,对代表性石油设施实施抢救性保护与适应性改造,华八井、营二井等胜利油田功勋井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成为油地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标。按照“一处一标志”要求,定期对5处市级历史建筑保护情况开展日常巡查,让东营区现存的历史建筑成为活化本土文化、彰显区域特色的重要载体。
初审编辑:李彦涵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