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必看的14条准则:房价竟存有"排骨面指数"

2013-10-08 10:46:00    作者:   来源:东营房产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房型 指数 房价构成 控制沉降 买房
[提要]颇具经营理念的房地产发展商开发的新楼盘一般选址正确、定价合理、房型超前。有些楼盘采取东西南北错的方式,有房型复杂、抗震性差的弊端,其实错位应以东西向错为宜,因为南北错层会影响采光通风。

  说起购房,好多人都会说,这是件大事,弄得不好,好事变成官司。据我多年对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探究,我认为购房者购房时能掌握下面14条原则,就能购到满意住房而不留下遗憾。
  
  一、锁定购房目标
  
  购房者要根据自己工作、生活、社交等区域,来确定自己所购房子的位置;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但要注意同一类房型面积有大小,还有层次朝向的关系)要有购房的预算总价;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究竟是买现房还是期房;对房型有何特别的要求,譬如厅要多大应心中有数。
  
  二、掌握“T+1”原则
  
  掌握“T+1”原则
  
  从区域经济角度、住宅经济方面综合考察。这就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楼市流行的“T+1”概念:即:“距离市政设施和商业网点1公里为所在区域最佳住宅地块。”
  
  三、买开发商的头脑
  
  买开发商的头脑
  
  颇具经营理念的房地产发展商开发的新楼盘一般选址正确、定价合理、房型超前。
  
  四、买同一区域连续成功开发的楼盘
  
  买同一区域连续成功开发的楼盘
  
  房地产有明显区域性特点,跨地区开发会增加成本,稀释利润,而房产开发是一个资源整合过程,所以买已经在同一区域连续成功开发的楼盘较为保险(放心保)。
  
  五、购买1999年2月以后造的楼盘
  
  购买1999年2月以后造的楼盘
  
  许多城市在1999年2月以前,多层住宅并不强调要打桩,楼板也不强制要求现浇。而1999年2月以后,一些城市对房屋质量标准制定非常高的要求:如多层住宅要打桩,以控制沉降在15cm以内(过去标准40cm),设计也要请监理等技术措施。
  
  六、层高不宜超过3米
  
  层高不宜超过3米房
  
  过去住宅层高一般为2.8米,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现在开发商为追求“销售卖点”将层高提高到3米以上,这是欠妥的。层高应与面积相适应,如果客厅的面积才30多平方米,而层高却3.2米,三维空间比例就失调了,如果客厅100平方米以上,那3.2米层高才会有意义。
  
  七、购买小房型作投资须谨慎
  
  购买小房型作投资须谨慎
  
  现阶段小房型火爆一时,大家都认为小房型总价低适合于出租,其实,小房型总价低,但由于面积很小,单价却高的惊人;而且,假如购买小房型的人都用于出租,那么这一区域房屋出租市场就供大于求,租金走低就成必然。
  
  八、购买错层房型最好以东西向错
  
  购买错层房型最好以东西向错
  
  有些楼盘采取东西南北错的方式,有房型复杂、抗震性差的弊端,其实错位应以东西向错为宜,因为南北错层会影响采光通风。
  
  九、容积率比得房率更有意义
  
  容积率比得房率更有意义
  
  现在购房都非常计较得房率,其实目前设计房型得房率相差无几,得房率高低无非是销售员随意杜撰的。而容积率高低直接影响小区绿化、采光与居住品质,所以购房时,询问占地面积多少,能造多少平方米房子意义非同寻常,选择容积率低于小区比较好。
  
  十、6比1购房原则
  
  6比1购房原则
  
  按国际惯例,通常将总房价与一个家庭的年收入的比例控制在6比1。而我国目前普遍水平为10至20比1。
  
  十一、购买体量十万平方米左右的楼盘
  
  购买体量十万平方米左右的楼盘
  
  小区规模偏小,不可能有品质较高的会所,规模偏大的小区又会居住噪杂,也难开发成高品质的小区。购买规模达10万平方米左右的楼盘比较适宜。
  
  十二、楼盘与大型绿地作伴
  
  楼盘与大型绿地作伴
  
  由于商品房沿大型绿地开发,景观较好,这样可以在确保一定容积率基础上,也不会让购房者感到绿化太少,既降低商品房开发成本,购房者又能有效地控制总价。
  
  十三、选择区域考虑景观系数
  
  选择区域考虑景观系数
  
  在香港,山顶上能俯瞰维多利亚(信息  )港和九龙夜景的楼盘,往往是山脚下中环、铜锣湾同质楼盘价格的3至5倍。无疑,“景观系数”是房价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解读“排骨面指数”
  
  解读“排骨面指数”
  
  所谓“排骨面指数”,即一个楼盘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是这个楼盘半径500米内小吃店里一碗排骨面的1000倍。以数学公式表示:每平方米=P(一碗排骨面的价格)×1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