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2 10:03: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自2013年下半年至今,有关限购松绑的消息不断传来,“救市”的声音再度响起。先是温州传出上报松绑楼市限购政策方案,紧接着传出长沙、杭州、常州等多地也先后被传正在酝酿和讨论松绑限购。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十条措施》,不红头、不盖章的文件,迅速在房地产界引起了轰动该文件为福建省口头传达的救市政策,被称“闽十条”。而几乎是在同时,又有报道称无锡也要放开限购。
一时间关于限购松绑的传闻风声鹤唳,然而,虽然在业界关于“限购松绑”的消息沸沸扬扬,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一个城市确切公开表态,出台有关于限购令松绑的明文规定,各个城市“限购松绑”消息究竟出于何处?官方回应又是什么?谁又将真正打枪“限购松绑”的“第一枪”?
温州杭州:松动只是讨论
对于多地酝酿放松楼市调控的传言,经多方求证后获悉,温州、杭州地方政府确实有此类想法,但目前仅限于内部讨论,尚未形成文件。
从温州市政府相关人士处获悉,不久前温州市领导在一次会议中提到,如果国家出台“双向调控”、“差别调控”的具体政策,温州将及时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该人士表示,温州放松调控政策的想法尚未形成具体文件,也没有将方案上报到浙江省政府。
以“双向调控”为依据,杭州市政府也有意放松房地产限购政策,已召开多次沟通会。当地某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放松限购尚处于讨论阶段,是否放、如何放、何时放仍是未知数,也没有形成文件。即使松绑,也会有很多限制性条款,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大原则不会改变。杭州某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表示,限购令出台后,市场预计这是暂时的、非常规的、非市场化的手段,总有取消的一天。
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全面放开房地产限购完全不可能。虽然目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房价处于高位,房地产开工和投资也处于高位,不大可能再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来拉动经济。楼市放松调控的力度会很小,少数城市的限购可能会松绑,但松绑空间很小。
长沙:否认松绑限购政策
长沙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沙市日前举行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座谈会没有涉及取消限购的议题,目前长沙仍严格执行限购政策。
3月21日长沙市住建委组织召开的2014年长沙市房地产市场形势调研座谈会,个别专家在会上提出了取消限购政策的建议,随后这一观点被广泛传播和解读。
长沙市住建委房地产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表示,房地产市场形势座谈会每年都要召开,今年会议主要是就住宅产业化、绿色建设、激活二手市场等进行研讨,没有涉及取消限购的议题。目前,长沙市严格执行限购政策。
常州:限制土地供应
据悉,近日,常州市人大、国土局、银监局三大部门分别召集开发商举行座谈会,摸底房企资金现状,听取房企对现有调控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一家与会开发商高层人士透露,不少房企在座谈会上呼吁常州市政府“救市”,而“救市”建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希望银行能加强对企业信贷支持的力度,并对二套房贷有所放松;二是希望政府能否在适当时机出台购房入户或税费减免等政策,从需求层面给予支持。
“尽管在会上政府部门并未直接表态,但我们预期,一些刺激政策很可能会在适当时机推出,座谈会是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上述开发商高层人士表示。
一家全国性房企区域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日前常州市人大、国土局、银监局分别举办的座谈会上,有万科、金地、招商地产、融创等十几家实力房企参加。“房企想在购房需求和信贷上获得支持。”
“常州市人大主要是听取开发商对当前和未来常州市场的看法和预判;银监局的关注重点在房企资金运营情况,了解开发商的资金链是否安全,对可能出现的坏账情况进行摸底。人大和银监局并没有在会上表态,更像是在进行市场调研和了解情况;而国土局则带有通气会的味道,传出今年土地供应限量的风声。”上述房企区域负责人透露。
在会上,有开发商提出,如果常州楼市持续低迷,一些实力不强的房企可能会出现资金困难,而个别案例可能会给常州楼市带来更大的创伤,进而加深各方对常州楼市的悲观预期。
与会的一家常州房企高层向记者表示,常州之前未被列入限购城市,因此不存在限购政策松绑问题。“尽管常州没有实行限购,但现在明显感觉房子很难卖,这与近几年常州土地供应量过大有关,我们希望政府大幅减少土地供应。”
上述房企高层进一步透露,常州国土部门已回应,今年和明年将控制土地供应量,减少开发商的销售竞争压力。往年土地供应量过大的城区,比如武进区,今年新增的土地供应极有可能为零,即暂停土地供应。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