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简章

2015-12-22 11:2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聘简章
[提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简称“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是浦发银行设立的专业从事信用卡业务的直属经营机构,也是国内最早获得金融许可证的信用卡中心之一。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简称“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是浦发银行设立的专业从事信用卡业务的直属经营机构,也是国内最早获得金融许可证的信用卡中心之一。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秉承“就要多一分”的品牌理念,致力于信用卡专业化管理和运作,为国内的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先进的信用卡产品和功能。

  自成立以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不断创新为发展驱动力,完善产品体系,创新特色服务,提升客户体验,陆续发行了普卡、金卡、白金卡系列、WOW系列卡、麦兜卡、加速积分卡、财星卡、青春卡、E-GO信用卡、私人银行信用卡等产品。同时根据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先后与航空业、酒店业、百货业、通讯业等行业翘楚合作推出众多联名卡产品。此外,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创新多项服务功能,在国内率先推出信用卡购物和旅行不便保障、照片卡、信用卡短信及时语、自由分期付等,力争为持卡人带来贴心周到的用卡体验。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进取,历年来获得市场及媒体的诸多认可。在2007年及2008年和讯网发起的“中国信用卡测评”中,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连续两年被授予“卓越级发卡行”称号,并获得“最佳用户体验奖”及“金卡”奖等殊荣;2008年获得“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2009年获颁《南方周末》“十大最具价值银行信用卡品牌”称号;2010年获得中国银行业优秀客服中心“最佳服务奖”;2010年及2011年,在中国经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卓越竞争力金融机构评选”活动中,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蝉联“年度卓越竞争力信用卡中心”称号;2012年获得《理财周报》颁发的 “中国十大最受青睐信用卡品牌”; 2013年凭借NFC手机支付产品的创新突破荣获“2013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将继续推进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浦发银行“新思维,心服务”的引领下,坚持规模、质量和效益三者并重的经营目标,积极打造国内最佳经营信用卡中心。

  如果您足够优秀,如果您积极向上,如果您想挑战高薪,诚邀您加盟浦发银行精英团队,与浦发银行共筑您不一样的人生!

  (一)岗位描述

  1、岗位名称:销售代表;

  2、岗位待遇:签订劳动合同(每期合同期限为2年);实行独立的薪酬管理体系,包含无责任岗位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励等;享受基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生日及节日礼品、法定假日等福利;分行规定的其他福利;

  3、发展方向:可按照信用卡个人金融专业业务发展方向或者职务序列发展渠道不断提升;优秀人员可调岗至分行、社区银行相关岗位。

  (二)岗位职责

  1、根据信用卡业务发展策略,销售信用卡及相关产品,做好现有零售客户的交叉销售;

  2、拓展与目标商户的各项合作,对分期商户进行日常维护;

  3、通过各种营销渠道挖掘潜在客户,落实下达的营销任务;

  4、遵循本公司经营理念,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维护公司专业形象;

  5、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6、提升网点各类人员信用卡营销意识,提高网点信用卡产能。

  (三)岗位要求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2、具有主动营销意识和能力;思路清晰,开朗外向,沟通能力强;

  3、对合规及风险控制有较高标准;

  4、具备信用卡从业经验或银行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5、有志从事营销工作,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有责任心,吃苦耐劳,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四)报名方式

  1、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于2015年12月27日前发送至wangyx-jnn@spdb.com.cn;邮件名称:学校+姓名+应聘岗位。

  2、我行根据应聘人员情况电话通知面试。

  3、联系人:王艳霞 联系方式:0546--8075855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