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8 09:00:00 作者:曹继军、颜维琦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
复旦大学研究表明
比PM2.5更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更大
光明日报上海10月27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雾霾天气,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PM2.5)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但粒径更小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如何,目前尚无定论。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课题组研究证实:粒径小于0.5微米的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且粒径越小,危害越大。
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公共卫生领域权威期刊《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论文第一作者孟夏介绍,课题组在我国某城市测量了0.25~10微米(即PM0.25~PM10)范围内23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分析和比较了它们与居民健康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粒径在0.25~0.50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最为显著,而粒径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课题组推测,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对应的数量浓度和总表面积越大,越有可能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也有可能与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沉降方式有关,粒径小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扩散方式沉积,而大于0.50微米的颗粒物主要以撞击方式沉积。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