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1 09:20:00 作者:孙丽萍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新华网上海2月10日专电(记者孙丽萍)著名语言文字刊物《咬文嚼字》10日发布对“马年春晚”的“咬嚼”报告,指出今年的文化年夜饭制作颇为严谨,但其中难免还是混入“沙砾”,至少有三处明显语文差错:错读错用“沧海桑田”“血脉偾张”这两个成语;混淆了“公历年”和“农历年”犯下常识错误。
马年春晚,一开场“马上见错”。据介绍,春晚开场歌曲《想你的365天》当中唱道:“看过这世界的每片沧海桑田,最美的还是家的屋檐……”这歌曲的言下之意,是把“沧海桑田”当成了具体的景色景观。
其实,“沧海桑田”出自东晋葛洪《神仙传》:“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意思是“沧海变成了桑田”。
专家指出,“沧海桑田”不能看见一片又一片,春晚歌曲别出心裁乱用成语,“望文生义”犯了错。
其二,温馨动人的主题短片《“春晚”是什么》,让各界人士围绕这个话题各抒己见,最后屏幕上推出一行感人文字:“春晚是想你的365天……”该片创意虽佳,无奈犯了常识错误。
语文专家指出,民间确实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说法,但这个“年”是公历年,不是农历年。“除夕”“春晚”,都是农历年的特定日期。
专家详解: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创始于夏代,完善于汉代,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农历分平年和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多一个月,共十三个月。以今年甲午马年为例,因为有个闰九月,长达384天,而根本不是公历中的365天。
第三,担任主持人的张国立用“血脉pēn张”来形容合唱歌曲《光荣与梦想》,也读错了成语。
“血脉偾张”意思是“血管膨胀,青筋鼓起”,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偾”读fèn,意思是“奋”“起”。
“春晚被誉为‘国家工程’,是国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实力的窗口。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春晚应该精益求精,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示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如此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