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8 09:09:00 作者:郑晋鸣 来源:光明日报 我要评论
在2013年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单上,淮安位列全国地级市第51位,在江苏苏北5市中排名第一。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代表说:“这是对淮安城市创新能力的肯定,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要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发展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淮安从何着手?姚晓东认为是两个字:“创新。”他告诉记者:“一般投资拉动型经济投入产出比只有1∶2左右,而创新驱动可以实现惊人的1∶50以上。”
姚晓东说:“我们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政策,使经济增长迅速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而且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去年我们为全市835家企业发放了4175万元创新券;积极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全力支持企业牵头和参与实施国家或省重大科技项目。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并把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作为集聚创新资源的第一要务。今年,我们计划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凹土等10个重大产业研发机构建设。”
姚晓东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了人才,才会有发展生机。“我们通过优质的软环境吸引人才,将项目、载体、基地三大创新要素与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实现‘1+3’四位一体联动。一方面,淮安实施市领导与人才结队、市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措施,积极支持建设‘中兴4G智慧产业园’‘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以环境聚集人气。另一方面,实施‘淮上英才’计划、‘百户企业引才引智竞赛’、‘百万年薪揽才计划’,培育科技人才助推经济转型。”(本报记者 郑晋鸣)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