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显示:长江上游通天河沿区域生态系统极为丰富

2014-05-25 22:23:00    作者:吴光于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鬣羚 马麝 长江上游 狗獾
[提要]近日,在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狗獾、豹猫、石貂等多种在三江源区域较为罕见的食肉动物闯进了监测红外相机的镜头。这次狗獾、豹猫、石貂等食肉动物的发现,逐渐勾勒出一个完整而健康的通天河沿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

   新华网西宁5月25日电(记者吴光于)近日,在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狗獾、豹猫、石貂等多种在三江源区域较为罕见的食肉动物闯进了监测红外相机的镜头。

   “狗獾、豹猫以及石貂等动物,虽然以前通过访谈得到过有效的信息,但这次应该是三江源区域第一次留下如此清晰的图片资料,为证明通天河沿区域森林及灌丛生态系统的丰富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从事三江源生态系统研究的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生肖凌云告诉记者。

   玉树市哈秀乡云塔村毗邻通天河,全境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天河沿保护分区中,村内古柏林立、灌木丛生,代表着三江源典型的高原森林及灌丛植被生态系统。

   “通过社区监测,我们可以发现以云塔为代表的约1万平方公里的通天河沿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禁止在该区域内的所有开发活动,并开展以农牧民为主体的保护工作将非常有助于保护三江源的生态基因库。”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人吕植说。

   监测显示,云塔村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生活了约6至9只雪豹,还生活着藏棕熊、狼、猞猁等食肉动物以及岩羊、白唇鹿、盘羊、中华鬣羚、马麝等食草动物。这次狗獾、豹猫、石貂等食肉动物的发现,逐渐勾勒出一个完整而健康的通天河沿森林和灌丛生态系统。

   据了解,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2011年开始,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三江源保护与建设办公室、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合作,借助农牧民的保护力量,在云塔村推动以农牧民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工作,3年来成效显著,雪豹种群稳中有升,生态系统得到逐步完善。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