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酒庄能否拯救高端白酒市场?

2014-04-15 17:23:00    作者:   来源:华夏酒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白酒市场 高端产品 白酒企业 白酒酿造 白酒行业
[提要][提要]酒庄,在人们的印象中都以高大尚的葡萄酒酒庄为主,酒庄酒一直是高端酒、奢侈酒的代名词。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就认为,发展酒庄是中国白酒品质自信的体现。
关键词: 白酒市场 高端产品 白酒企业 白酒酿造 白酒行业
  [提要]酒庄,在人们的印象中都以高大尚的葡萄酒酒庄为主,酒庄酒一直是高端酒、奢侈酒的代名词。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就认为,发展酒庄是中国白酒品质自信的体现。

  酒庄,在人们的印象中都以高大尚的葡萄酒酒庄为主,酒庄酒一直是高端酒、奢侈酒的代名词。但今天我们提及的酒庄,是中国特有的白酒酒庄。

  在2014年春季的泸州酒博会上,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备受业界关注。那么源于葡萄酒酒庄模式的白酒酒庄,能否挽救持续“萎靡”的高端白酒市场?能否承担起为高端产品谋求出路的重任?白酒酒庄梦想能否实现?

  其实白酒酒庄是存在的,我们先来看一些鲜为人知的酒庄:

  元和名人酒庄

  茅台镇元和名人酒庄,把国外葡萄酒庄的运营方式,嫁接到酱香型白酒营销上,推出了一种以传播酒文化为载体,通过培养忠实客户、提高品牌形象来促进销售的新型白酒销售理念。酒庄按照贵州镇远古镇的风格进行设计装修,有着浓厚的贵州当地风情,集生产、观光、休闲、购物于一体,理念新颖,风格独特。

  纳溪酒庄

  “纳溪酒庄”是中国白酒金三角规划的重要一步,。该酒庄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酿酒条件得天独厚,空气湿润,雨量充沛,临江土壤多属灰棕色黄泥土,最适宜酿造优质白酒。坚持走高端生态白酒酿造之路,打造国际化酿酒基地,助推现代化“中国酒城”。

  天之衡酒庄

  在很多人眼里,天之衡是中国白酒行业的新贵,但深入了解后能够发现,其代表的“衡酒”曾1700多年被选为宫廷贡酒,从西晋一直持续到清军入关。天之衡酒在传承衡酒秘方,励精图治之后几十年之后,一跃而起,重新成为代表最高水准的“中国白酒典型酒”。天之衡酒庄依傍衡山湘水,酿酒水源取自西汉传承至今的古井,独享厚重底蕴,一方水土使得天之衡酒庄一直被视为湘南地区的大隐之所。

  通过上面一些描述你是否对白酒酒庄多了一些认识呢?回到白酒酒庄联盟,实际上,正如舆论所猜测的那样——泸州老窖还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白酒酒庄群落”。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表示,通过建立白酒酒庄,引入国际通用的高端产品形式和标准,既能提升产品的品质价值,还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品位和个性的体验需求,“我想这将是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营销、管理机制”。

  白酒酒庄模式初步成型

  与张良相关言论相对应的,则是地方政府与行业内各种力量对酒庄模式的大力推动,很多人据此认定,中国白酒行业内酒庄模式基本成型。

  2014年3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酒庄联盟在四川泸州成立,这被业界人士认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白酒也从作坊式向庄园式发展迈出了步伐。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表示,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主要是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完善的白酒酒庄制度,树立中国白酒酒庄的整体形象,保护中国白酒这一宝贵的中华历史文化遗产。

  王延才介绍说,现代白酒酒庄是在原粮基地建设、工艺保护、科技进步、品质提升、包装设计、品牌塑造、等级评定等方面的严格指标,使白酒酒庄更加符合现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观念变化的发展状态。中国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将促进中国白酒酒庄建立稳定的国内一体化消费市场,引导国内高品质白酒消费的发展方向,夯实中国白酒融入世界烈性酒大家庭的基础,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理论界的观点里,同样认为发展酒庄模式是国际化的一个表现——江南大学副校长徐岩就认为,中国白酒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应该向国际接轨,酒庄式发展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种延伸。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则从另一个方面发表观点,在他看来,白酒酒庄不单纯是国际化的表现,同时也是白酒本质回归的表现。

  “在国际上针对葡萄酒有所谓酒庄,而在中国传统里,则成为酒作坊、老字号。”宋书玉认为,其实传统的作坊、老字号原本就是以类似于酒庄模式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后来规模化、工业化后,以品牌概念取代了字号。如今将其名之为酒庄,实际上仍是对精工化、地域化生产方式的回归。

  与张良的观点类似,宋书玉也认为,酒庄白酒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要通过构建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打造中国酒庄酒,开创中国白酒酒庄酒产销趋势,扩大白酒个性化消费;并通过酒庄保护中国白酒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从原料、工艺、贮存等保留其特色。

  根据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上透漏的消息显示:目前位于四川纳溪的中国酒镇样板酒庄已初见雏形。规划有30万亩有机高粱基地、万头生猪或肉牛养殖基地、年产10万千升窖池基地、30万千升露天酒库、2.8万千升白酒洞场以及99个酒庄和印象酒镇等多个项目组成。该酒庄既有白酒生产的功能,又具有原料种植的功能,兼具旅游效应,基本实现了中国白酒从作坊式向庄园式的转变。

  除了行业协会、理论界的观点之外,诸多企业界人士则认为,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白酒酒庄化模式基本成型,这个以葡萄酒酒庄为蓝本的中国特色,对于企业的意义则在于,为个性化、体验化的形式,为高端白酒谋求新的出路。

  另辟蹊径,发展高端

  实际上,在高端白酒遭遇重大打击的今天,如何为其寻求长远发展之路一直是一线酒企重点调整的领域。而脱胎于葡萄酒酒庄模式的白酒酒庄,能否承担起为高端产品谋求出路的重任,备受关注。

  在被视为蓝本的葡萄酒领域,酒庄酒一直是高端、奢侈酒的代名词。实际上,酒庄的概念最早源自葡萄酒大国法国。

  2005年,由中国酒业协会牵头,中国酒庄联盟成立,通过了《中国酒庄联盟章程》。《酒庄联盟章程》规定:“葡萄种植、酿酒到灌装的全过程都是在酒庄完成,酒庄,有归属于酒庄并且能够百分之百完全控制的葡萄园”,这些都是忠于原始酒庄和酒庄酒概念的。

  由此可见,在中国,即便是葡萄酒领域,酒庄酒也是属于发展较晚的一种模式。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