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8 17:04:00 来源:北京商报 我要评论
2014年是酒类行业的跌宕之年,无论政策环境还是渠道变换,都预示着酒业领域开始进入了战略调整与转型时期。就在酒商面临生死破局之时,酒类电商们却都不约而同地纷纷举起了O2O大旗。以酒仙网为例,短短三年时间,五轮融资达6.3亿元,这样的步调让人联想到如今打车软件的伯仲之争,烧钱早已成为抢占酒类消费市场地盘的行业潜规则,这是否真的是电商们的惟一出路?群雄逐鹿,酒类电商们在这场征战中各自将获得怎样的回报?谁又会笑到最后?
拼时间,还是拼服务?
就在去年,作为酒类行业最大的垂直电商,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还在说O2O不过是个伪命题,今年3月便推出了“酒快到”模式,噱头是9分钟将酒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宣称,若在9分钟之内没有收到所购酒水,便可以获得“酒快到”赔付的50元消费券。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四川1919酒类直供网也打出了19分钟送到的宣传标语;7月20日,国内酒类O2O模式创立者中酒网宣布即将推出“马上喝”, 即通过门店设置冷藏酒柜,采用冷链配送、快速送达的方式保证消费者在拿到葡萄酒时是最适饮的温度,而直接饮用的送达时间是一小时。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酒类电商都开始进入送酒时间的PK大战之中,商家处于快速融资、铺陈地盘、抢夺客户的企业快速发展时期。酒圈之内几乎无人不谈O2O,当酒商都瞄准同一个商业模式,竞争必然白热化。表面上看,大家抢的是时间,实际上归根结底拼的是服务质量,相比送酒时间的快慢,酒类电商线上酒品种类的齐全程度、价格高低,乃至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酒品保真性才是决定电商是否走得长远的根本因素。
抢地盘,还是比内力?
郝鸿峰曾经对媒体说过,如果把过去B2C比做网上商城的话,那么如今的O2O则更像是一个平台与工具,将分散的线下经销商聚拢整合,实现消费者和经销商们的双赢。通过“酒快到”这样的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统筹合作,提升运作效率与节省成本。
而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O2O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商业营销模式,优胜劣汰,胜于B2C和B2B模式,改变了原本单纯线下交易波及范围小的限制。但是,也应看到其中暗藏的危机,像酒仙网、中酒网都采取了与酒类经销商合作,建立线下门店的方式。这样做能否真正建立起健全的线下加盟店体系,必然要求线上线下拥有一套共同的结算系统和利益分配原则,制度必须公开透明,同时还需要一定的互联网技术手段支撑。比如,在小区域配送范围内,订单由哪家加盟商配送,利润如何与产生订单的线上电商分割,以及在相邻区域内是不是可以达到互相帮衬,像甲方有库存可以先借给乙方调配使用,而不必浪费人力物力向总部调运,从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共赢。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