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4 15:01:00 来源:金融界股票 我要评论
受政策因素影响,白酒类上市公司去年以来业绩整体表现欠佳,随着8月29日酒鬼酒和贵州茅台披露半年报,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已经全部披露,从中报来看,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可以用“哀鸿遍野”来形容。
但是,今日白酒板块相关个股纷纷上涨,老白干酒更是直冲涨停,显示白酒板块的人气正在聚集,引发市场关于白酒行业抄底机会或许已经到来的猜想。
申银万国日前发布研报称,白酒行业本轮调整始终端需求放缓始于2011年(茅五一批价最高点出现在2011年底),渠道报表于2012年开始恶化,厂家业绩于2013年普遍出现下滑。但是,目前白酒终端价,特别是“茅五洋窖”等高端酒价格回调后,大众消费逐步起来。渠道从今年春节开始去库存,经销商信心正逐步修复。白酒行业已至底部,部分酒企开始走出调整,复苏已现端倪。
此外,由于目前白酒股正处于绝对、相对估值低、机构持仓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当行业业绩由“负”转“正”,对估值的提升力度将超出很多投资者的想象,而现在白酒股业绩向上的趋势正逐步出现。
对于白酒板块的投资机会,申银万国指出,白酒股周期底部选股遵循两条思路:1)周期底部是很好的改革时机,上一轮调整中郎酒、剑南春等完成了改革,开启新一轮增长。现在又到了改革的时间窗口;2)底部复苏:由于各家酒企自身素质、调整战略有差异,走出调整的时点也不同,可布局率先走出调整的公司。因此,申银万国推荐两个组合:国企改革组合与复苏组合。其中国企改革组合推荐金种子酒、古井贡酒、沱牌舍得、五粮液、老白干酒;复苏组合推荐古井贡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以及与白酒相类似的红酒龙头张裕A。
以下为研报全文:
周期底部,复苏已现端倪。白酒以十年为一个周期。从调整的微观结构来看,行业调整始于终端需求下降,导致渠道库存积压,但厂家继续向渠道放货,最终超出渠道承受能力,渠道爆仓,大幅减少进货,最终调整传导至厂家报表。复苏期,厂家调整价格体系,终端需求回升,渠道去库存,信心逐步回来,恢复正常发货,厂家报表回暖。本轮调整始终端需求放缓始于2011年(茅五一批价最高点出现在2011年底),渠道报表于2012年开始恶化,厂家业绩于2013年普遍出现下滑。目前白酒终端价特别是茅五洋窖等高端酒价格回调后,大众消费逐步起来。渠道从今年春节开始去库存,经销商信心正逐步修复。行业已至底部,部分酒企开始走出调整,复苏已现端倪。
需求分析:主力换档,结构更为合理。本轮需求调整是几重因素叠加的结果: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整风运动、社会去库存加。但本轮调整并没有改变白酒的属性,白酒作为人际润滑剂的属性仍然存在。调整后,白酒需求结构悄然换档,大众时代来临,白酒需求增长有望持续,主要体现在:1)至2020年,白酒主流的消费群体数量仍在增长;2)价格下降后,居民对高端酒消费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居民花42%的月工资才能购买一瓶茅台,2014年则只需要23%;3)中低档酒的消费升级趋势并没有变,吨酒价格仍在上升。我们认为白酒经过此轮调整,需求更为合理与坚实。
新白酒竞争力模型:强调性价比与渠道力。大众消费与三公消费存在较大差别:大众消费能力较三公消费低,对产品“性价比”要求高;大众对品牌要求较三公消费低,但品牌意识在增强;大众消费的需求呈散点状,而三公消费需求呈带状。由此我们构建基于大众消费的新白酒竞争力模型:产品力强调“性价比”,看好50-400价位段产品;品牌力仍需要品牌底蕴,“老八大”名酒具有竞争力;渠道力强调深度分销能力、对终端把控能力。未来在50-400价段、具备一定品牌基础以及深度分销能力很强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估值:“由负到正”弹性大。趋势比估值更重要,前两年白酒业绩由高增速跌至“负增长”,由“正”到“负”的过程对估值杀伤力很大。目前整个白酒估值处于较低水平:1)行业平均绝对估值仅12倍;2)历史平均的相对估值倍数(相对重点公司剔除金融服务)为1.5倍,目前仅1.05倍;3)国际烈性酒估值在20倍以上,远高于国内白酒。如果考虑白酒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实际估值更低。因此目前白酒正处于绝对、相对估值低、机构持仓比较低的水平。因此,当行业业绩由“负”转“正”,对估值的提升力度将超出很多投资者的想象,而现在向上的趋势正逐步出现。
投资建议:推荐“国企改革组合”与“复苏”组合。周期底部选股遵循两条思路:1)周期底部是很好的改革时机,上一轮调整中郎酒、剑南春等完成了改革,开启新一轮增长。现在又到了改革的时间窗口;2)底部复苏:由于各家酒企自身素质、调整战略有差异,走出调整的时点也不同,可布局率先走出调整的公司。因此,我们推荐两个组合:国企改革组合与复苏组合。其中国企改革组合推荐金种子酒、古井贡酒、沱牌舍得、五粮液、老白干酒;复苏组合推荐古井贡酒、洋河股份、泸州老窖、贵州茅台以及与白酒相类似的红酒龙头张裕A。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