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收购金威效果显现 上半年销售额增15%

2014-09-18 09:52:00    作者:温鈊   来源:经济观察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根据8月底啤酒工业信息,华润的啤酒业务于2014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及应占溢利分别为14,595,250,000元及329,430,00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4.9%及16.5%。完成收购金威啤酒后,华润雪花的增长动力效果显现,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根据8月底啤酒工业信息,华润的啤酒业务于2014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及应占溢利分别为14,595,250,000元及329,430,000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4.9%及16.5%。完成收购金威啤酒后,华润雪花的增长动力效果显现,市场地位持续提升。

  此业务2014年上半年的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上升9%至约6,301,000千升,其中营销全国的雪花啤酒销量同比上升5%至约5,520,000千升,占总销量约90%。雪花啤酒向经济观察报透露,未来计划市场份额达到三成,销量至少还要增加300万千升。

  2014年3月,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召开发布会,公布2013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其中华润雪花的年销量为1172万吨,同比增长1%。相较于2012年销量为1064万吨,同比增长0.4%,2013年销量增幅明显。

  在日前举行的雪花啤酒“勇闯天涯”品牌活动的媒体沟通会上,华润雪花啤酒的负责人表示,勇于挑战的精神和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是雪花啤酒快速发展到今天的关键。以中高档酒勇闯天涯为例,十年来品牌活动推广和渠道市场的共同开拓,也使得该系列产品在啤酒中高档市场长期占据优势。

  数据显示,未来10年高端啤酒市场的增长率仍会保持在20%以上,而低端市场仅6%甚至更低。所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单品利润贡献率是未来啤酒业中高端产品发展的大势所趋。2005年,华润雪花推出了“雪花纯生”高端系列产品,首次尝试进军高端产品市场;2006年,华润雪花又推出“勇闯天涯”中高端系列产品;2013年,华润雪花推出超高档雪花“脸谱”,实现了中高端产品矩阵的进一步完善。

  2014年啤酒业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啤酒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华润雪花产能一举超越竞争对手跃居第一,行业竞争空前激烈,同时竞争扩张、低价促销使消费者在这个阶段获得实惠,带动产销增速逆市上升。”

  雪花啤酒自2004年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举措,近些年来,着力扩展河南、浙江、广东等省份的市场份额。2011年1月11日收购河南奥克啤酒,2月23日,资产整合江苏三泰啤酒有限公司,2011年7月21日,全资收购河南商丘蓝牌啤酒公司,8月2日华润雪花完成了对西湖啤酒的全资控股。2013年2月6日,收购广东本土金威啤酒全部工厂。

  就规模化发展而言,华润雪花走在了同行前面。该企业在国内经营超过95家啤酒厂,市场份额已连续9年居我国啤酒行业第一。2011年,华润雪花成为首个销量超过1000万吨的中国啤酒企业。2013年雪花品牌以1062万吨的销量,成为我国首个销量超千万吨的啤酒品牌。

  “我们的既定发展战略是做行业中的第一,为了扩大雪花的市场份额,不仅会在品牌推广上坚持我们的营销活动,还会根据市场增加新品种,扩大市场覆盖面和消费人群。” 华润雪花啤酒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中国啤酒市场日趋饱和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低价获得产量和销量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这些大型啤酒企业的需求,扩展的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刺激企业产生新的增长点。

 

  雪花负责人表示,未来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广东、河南等省份里中国啤酒的销量很大,但是其中雪花啤酒所占份额并不足够,这一部分的增长空间很大,公司会增加投入来增加销量。第二,贵州、四川、宁夏、青海等中西部省份,由于之前的习惯是饮用低端白酒,现在消费习惯的改变,已经慢慢转变到啤酒上,市场的增长很快。第三,在超市和商场中高端的啤酒销量增长非常快,由于总量和基数很大,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