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国产不敌进口 市场波动存变数

2014-09-22 09:02:00    作者:佚名   来源:深圳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葡萄酒市场 王朝酒业 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品牌 葡萄酒产量
[提要]受益于酒业调整期,在国产葡萄酒市场低迷、自顾不暇之际,首彩和卡思黛乐两大洋葡萄酒巨头正加快扩张步伐。2014年3月,法国卡思黛乐葡萄酒亚太区总裁毕杜维宣布:截至2013年底,卡思黛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原瓶进口法国葡萄酒产品总量累计已超过一亿瓶。

  受益于酒业调整期,在国产葡萄酒市场低迷、自顾不暇之际,首彩和卡思黛乐两大洋葡萄酒巨头正加快扩张步伐。随着原本强势的国产葡萄酒一线品牌不断弱化,终究打破原有平衡格局,葡萄酒市场进入“波动期”。

  国产葡萄酒陷持续低迷

  自2012年酒业进入调整期,张裕、长城、王朝等国产葡萄酒巨头陷入持续低迷。

  2014年8月26日,张裕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3.02亿元和6.3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9.35%和13.85%。其实早在2012年,张裕就已结束了11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的历史,净利润同比下降11.1%。

  长城葡萄酒方面,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城葡萄酒2013年销量及收入分别下降48%和52.5%,经营业绩由2012年的盈利5.36亿港元扭转直下,出现3.66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作为国产三巨头之一的王朝葡萄酒也未能幸免,2014年6月出现高管变动,总经理郝非非辞职。在此之前,王朝酒业已停牌一年多时间。不仅如此,有媒体报道,王朝酒业的亏损状况一直没有改善。

  近日,中国酒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6月,国产葡萄酒产量50.85万千升,同比下降3.92%,上年同期增速下降7.15%,是上半年唯一产量负增长的酒种。

  一直以来,国内葡萄酒竞争态势为“三国争霸”:即国产一线品牌、二线品牌以及洋品牌三者之间的较量。而张裕、长城、王朝为代表的国产一线品牌,一直与洋葡萄酒分庭抗礼,平分秋色。但随着国产葡萄酒三大巨头均陷入持续低迷,这也为未来市场态势蒙上了一层阴影。

  洋葡萄酒强势扩张

  在国产葡萄酒忙于扭亏之时,洋葡萄酒打出“品牌+销量”的组合拳,跑马圈地,蚕食市场。

  2014年4月,首彩葡萄酒荣获第十一届“深圳知名品牌”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获得此荣誉的洋葡萄酒品牌。据了解,在历次评选中,共评出华为、中兴、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腾讯、首彩葡萄酒等558个“深圳知名品牌”。

  2014年3月,法国卡思黛乐葡萄酒亚太区总裁毕杜维宣布:截至2013年底,卡思黛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原瓶进口法国葡萄酒产品总量累计已超过一亿瓶。

  在谈到未来发展战略时,两大洋酒巨头毫不讳言。澳洲首彩葡萄酒总裁李文杰表示,首彩将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直到成为全国性强势品牌。而法国卡思黛乐葡萄酒亚太区总裁毕杜维则说,2014年卡思黛乐在直营渠道领域的工作重点将放在酒店、餐饮和商超等领域。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边是国产葡萄酒的不断弱化,一边是洋葡萄酒的强势扩张,自2014年开始,持续数年的平衡终究被打破。

  市场波动存变数

  随着国产葡萄酒与洋葡萄酒的竞争态势此消彼长,葡萄酒市场将迎来波动,究竟谁才能最终占据优势份额,成为最大变数。

  张裕副总经理孙健曾表示,为了迎合大环境的变化,公司在产品、品牌、组织架构等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而长城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目前长城葡萄酒已从政务商务场合更多地走向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价格优惠的百元以下产品。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分析,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滞后,缺乏产品的细分,仅靠品牌和概念,不贴近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本土化研究不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发展和消费需求。

  而在洋葡萄酒方面,首彩葡萄酒总裁李文杰表示,截至2014年9月,首彩葡萄酒在全国市场增长超过10%。因为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酿酒师团队,首彩葡萄酒开创了“单一品牌多国酿造”模式,立志成为我国洋葡萄酒行业的“领头羊”。

  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几乎没有龙头企业。在酒业低谷,谁的品牌能持续做下去,谁就有可能成为龙头企业,而这是不分国界的。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