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10:07:00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我要评论
当前,在企业倾力塑造之下,一些“冷门酒种”正在以时尚新颖的面目,重新出现在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酒报》记者在此谈论的“冷门酒种”,指的是除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露酒之外的其他几个酒种——预调酒、果酒和米酒(清米酒),并不涉及诸如蓝莓酒、桑葚酒、红枣酒和苹果酒等其他小品类酒种。
就在当下,上述三种看似小众的冷门品类正在展现一种重新爆发的趋势。特别是预调酒,经历长达十几年的培育期后,一众预调酒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外,也有业外资本和酒类企业开始涉足果露酒和米酒。
究其原因,这里有在行业调整期里,企业开始开始盲目选择品类进行突破,但也不乏有企业做长期投资、布局长远战略的考虑。这些长期偏安一隅,甚至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冷门酒种,能否在这个行业重新洗牌的环境下逆势蹿红?
冷门酒种重现市场
11月初,一款名为“米懂的”糯米酒在行业内出现。该产品由长城华夏(北京)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品,主打“中国首款时尚糯米酒”的名号。据了解,“米懂的”是一款互联网产品,其外包装上有“我们追求的是幸福,而不是比别人幸福!”等标语,以“打造乐活人生”为经营宗旨。
根据“米懂的”出品人周重润的说法,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当今时代,人们所缺少的不是更多,而是更好。他们秉承乐活人生的态度和极简主义美学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原生态、无化学添加的绿色食品。
而舍弃做白酒产品,是因为米酒工艺更简单,其酿造产品又比较接近自然风味,“能够闻得到原始的自然味道”。
不同传统的米酒,“米懂的”的饮用口感较为甘甜,与干白葡萄酒相似,与普通米酒有差别。通过现代化的蒸汽杀菌工艺,“米懂的”糯米酒也可以存放更长时间。在文化诉求方面,“米懂的”倡导“回家吃饭”的家庭餐桌回归文化,找寻平凡的幸福。
《华夏酒报》在年初前往湖北孝感采访时发现,当地生龙酒业近几年向市场推出了“米之清”酒。这也被当地米酒企业认为是一个有益的摸索。它从米酒企业的角度跳出来了,不再是传统小吃的范畴,也更接近酒类产品、附加值也更高。目前,米清酒主要是还在省内销售,省外市场还在开发,目前孝感也有6、7家企业也开始做清米酒,希望借此开辟一条新路。
除此之外,当下一直被称为“另类酒”的预调酒也正在兴起。特别是在刚刚落幕的全国秋季糖酒商品交易会上,先后有二十多款鸡尾酒品牌出现。而黑牛食品、古井贡酒、百润股份、水井坊等大型食品饮料上市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称将进军预调鸡尾酒行业。黑牛食品更是宣布,其鸡尾酒产品将在今年12月份上市,更聘请了韩国影视明星金秀贤作形象代言人。
果酒市场则是迎来了业外资本的青睐。在今年全国春季糖酒交易会期间,由新丝路时尚机构、圃田山庄、中粮名庄荟等三家企业联合推出一款名为“冰青”的青梅酒新品。而在国内蜂蜜行业居于领先地位的汪氏食品,也在这之前正式涉足果酒领域,推出多款果酒产品。
与诸多白酒产品主打传承不同,这款果酒主打了时尚概念。新丝路时尚机构总裁陈涛即表示,之所以引入圃田山庄的青梅酒,关键在于它契合了现代时尚人群的消费需求。
局部热点,难以突破
尽管上述的冷门酒种有的凭借短时间赢得的一定名气,在局部地区迅速打开了市场,但大部分产品还是没有在大市场上取得有效突破,逆势蹿红、新品类上位的可能性也很低。
“米懂的”刚刚出现,我们观后效而评论。但《华夏酒报》记者在采访孝感米酒时,却看到了这个品类市场不能壮大的原因。
米酒产业规模小,品牌还需要打造。但即便是在米酒之乡的孝感,当地企业都不愿投入品牌塑造,一来他们思想相对保守,没有想要把企业做大的强烈欲望;二来因产品和品牌同质化竞争,很多企业担心自己投入了资金推广,成果却被其他企业所享用。
产业不但处于低层次竞争阶段,而且也显得无序。孝感米酒曾有辉煌的历史,但好景不长,在短暂的繁荣之后,当地米酒产业迅速陷入无序竞争。众多生产企业为了各自的短期利益,不惜牺牲质量降低成本,开展不良竞争。一些小作坊也随意滥用“孝感米酒”这块金字招牌,极大地破坏了孝感米酒的声誉,引起行业整体滑坡,消费市场迅速萎缩。
再来看预调酒,这个行业虽然有了一定格局,但未来市场出现大热的可能性也不大。上海睿玖葡萄酒咨询公司总经理郭福生预言,它的火热持续不了太长时间。
这是因为,当前很多杂牌充斥着这个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跑到预调酒领域淘金,等到价格战一旦打响,又要保证利润空间,就只能使用更加廉价的原料来简单调配。“这样的饮品极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一旦出现类似严重后果,预调酒的生命更加长久不了”。郭福生表示。
再者来说,预调酒本属于小众格局,换言之,即便是发展到高峰时期,它的规模也是有限的。而当前如此多的酒商涉足预调酒,势必会分割市场份额引起价格战,企业除非有超强的资本,否则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时候,就很难在这立足。
从果酒的发展来看,应该说果酒做大的可能,也比较微弱。从近几年来看,果露酒(包括露酒)虽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但在市场开发方面没有打开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国有及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果露酒企业的统计,2013年果露酒(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是:其他酒)行业主营业务收入228.68亿元,增长15.46%;利润总额28.87亿元,增长13. 76%;税金总额19.02亿元,增长12.99%。高于酿酒行业的平均增速。同时,果酒产品在部分特色水果产区或单品种水果产量地区,也是外来资本投资的热点。
但由于理念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原因,在生产技术方面没有大的突破,果酒企业仍是照搬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大部分产品缺失了本产品应有的特点和个性,影响了产品及行业的发展。此外,产品之间的共性少、个性多;品牌仍以区域性品牌为主,全国性品牌较少,果酒基本没有形成全国性品牌。
借鉴一些方向和措施
虽然每个酒种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但整个酒类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调整措施,也应该成为冷门酒种的一些借鉴。
首先,回归本质,找准定位。无论主流酒种还是冷门酒种,这些品类的发展,都是我国酿酒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其最根本的属性是为消费者带来精神愉悦和享受的嗜好品,广大的普通消费群体才是真正的消费对象。
《华夏酒报》记者建议,无论是什么酒种,回归到大众嗜好品的消费方式上来,充分研究消费市场,把握多元化需求。认识到服务消费者,才是我们酒类行业的价值和使命,即便各酒种的发展规模是不一致的。
其次,挖掘文化价值,创新表现形式。我国的酒类产品,都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以往,酒行业十分重视酒与文化的关系,但往往形式单一。如何在林林总总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展示自身风格和特色,形成产品独特的内在气质,是各个酒种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冷门酒种更应该拥抱文化,酒一直都与五千年文明息息相关,酒文化也不仅仅等于酿造历史,不仅仅在于“讲故事”,它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不同酿酒大师的技能表现。我们应将文化这种抽象概念具象,与产品风格、内在特质、大师工艺统一协调,相互印衬,打造产品的“名片”。
第三,创新营销体系,结成互利共同体。冷门酒种的营销体系尚不完整,但也不可走其他酒种走过的误区。例如,酒类行业目前现有的厂商模式,类似于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准入方式,一旦市场变化,往往造成流通渠道的库存积压和资金链的崩溃,导致厂商双方的不信任,完全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而冷门酒种要想长远发展,应该对此适度规避,建立起更加高效合理的营销体系,探索厂商合作新关系,开创资本渗透、股份合作等新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市场体系制定价格水平,组成互利合作体。
第四,设立品牌战略,尝试营销新模式。品牌能反映出产品的三重价值:理性价值、感性价值和象征性价值。各个酒种都应该要明确自身品牌地位,品牌优势,设立长期的品牌发展战略,目光要从眼前短期利益延伸至长期的品牌价值、发展格局上,把产品品质、价格、品牌三位一体结合起来,才能选择相应的渠道模式、推广策略、营销系统,才能最终获得目标消费群体的认可。
无论是哪个酒种,多尝试、多探索,广泛接受新思路、新渠道,充分利用电商、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线下体验等新兴渠道进行宣传营销,通过这些渠道的年轻化特征吸引和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建立起符合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
最后,团结力量,合力共赢。各个酒种应该形成跨区域的产业合作、企业合作模式,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携手共进,团结共担,如此,酒行业将形成良性、健康、有序的发展,再度辉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