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5 14:33:00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从我的职业生涯从事管理这么多年,我一直坚信一点做品牌就是做市场沉淀,一切不围绕市场沉淀的工作都是无用功,经营一个酒企实则是经营产品,那么,当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的时候,一切营销手段都是免谈,或许你水平高了,延长了企业生命周期,但确又改变了企业的命运;当你的品质和品牌支撑不了你所定的价位时,导致一切机会都是免谈,如中国的汽车行业,国外品牌把价位体系拉的那么高,而国产红旗还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值得深思,当自己的内功不行时抱怨环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然而,时代在变,观念在变,你不融入,你不“随波逐流”,就很可能会成为时代的弃儿。所以,白酒需要与大众一起改变一起成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明白大众消费者们在想些什么?
由于现在是消费市场的原因,倒逼着酒企进行转型,是否愿意接受现实,真正想进行调整和转型,这是当前酒企最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当前很多酒企有两个共同的疑惑或犹豫存在。第一就是心里面都认可引进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一些运作方式,但是要他们自己操作,感觉压力很大也无从下手。第二就是真的要做腰部产品或产品价格带下沉,虽然认同了要从中高端向中档或者大众酒转型,但一个他们认为价格低了,得多卖很多中档或大众酒产品,才能补到原来卖高档酒的销量,再一个他们认为如果真的是让他们去买中档或大众酒,一个市场一个市场、一个店一个店去销售,感觉自己很难,因为根本很难到那个状态上面。但事实上,从茅台和五粮液的几番调价,已经可以知道这些酒企已经开始认同酒水的价格区间开始从高端向下下沉这一行业事实。
过去,大部分白酒通过“包装”的手法让品牌从高端起步,有高昂的价格,没有实际的价值;只有外表,没有内涵。苍白的诉求,空洞的口号,和普通白酒毫无区别的终端战术,渠道战术,怎么能拥有强大的品牌力量呢?只有贴近消费和大众才能造就。
在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现状下,每个酒企需根据自身特点,寻求合适的市场战略是值得鼓励的,要鼓励行业个性化发展。但要注意的是,酒水中低端市场原本就比较饱和、竞争激烈,如果众多白酒企业发力终端,将加速对中低端白酒品牌的淘汰率,中低端白酒市场将面临洗牌。但是,白酒要回归到普通消费品(平民化酒)的本质上来,即回归到满足消费者物质、精神文化、交际的需求嗜好性消费中来,而非以政务或商务消费为主,因此,消费方式的理性回归发展,也要求企业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要加强,对待大众消费的态度要更加诚恳。
诚然,我国的白酒市场已经非常普及了,但也达到了相对饱和的趋势。以前走亲访友多带烟酒的习惯已经改变了,自用的消费者也有了一定的规模。问题是市场还需要教育,习惯还需要培养。但这不代表白酒消费平民化就没有利润,就不挣钱。其实平民化不代表质次价低,也要求品质,要求优质。任何一种产品的普及与推广,都不能违背大众消费才是主角的一条无可争议的真理。比如可口可乐,价格不高但谁也不觉低档,还成就了品牌和时尚。只要酒企针对不同渠道进一步的下潜和维护,在定位上更清晰和明确,在酒类消费习性培养上多投入精力多宣传产品知识、选购方法、引导消费,在广告上突出其品质和特色,在卖点上诉求其可以与其他品牌区隔的产品优势,或许任何一个品牌即使在行业低迷的大环境中也能顺势度过。因此,抓住大众酒消费的命脉,便是抓住了在行业动荡时期酒企生存的法则。
受市场影响,当今的白酒市场已今非昔比,高端产品也明显感受到高处不胜寒,近2年,平民化产品竞争激烈,像其他商品一样,大众消费已经成为各路酒企争夺的焦点。名酒品牌多主打高端,如果真的抛弃平民消费产品,那么这类酒企在这样的环境下将拿什么做后盾?恐怕一些酒企真的会出现“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的局面了。
其实放眼从其它行业的经验来看,没有一个行业是长胜行业,是永续辉煌的行业,每个行业都曾经有低谷。整个行业不景气,酒企需要在行业动荡中崛起。就要善于抓住机会,寻求突破,走出原有经营思维,适者生存的酒企往往是哪些打破原来的运作方式或手段,植入新的更科学现代有效的营销的酒企。白酒的根在历史,但未必非得穿上长袍马褂,逢人便“倚老卖老”。白酒行业一直以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外界风云变幻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依然故我,这份“淡定”真可谓“了得”。如果白酒不能呈现新的形象,漫步于大众化、平民化的舞台,那么普通的消费群体会主动地、持续地消费吗?
经营品牌就是经营人心,当一个企业的人心出现问题时,引用某老师观点:“当一个企业三年换了八个营销总监或者高管团队,这个企业也基本没有前途了,就像一个病人已经转了八次院离见阎王爷的公交车就剩一站了。”品牌的维系前提需要经营好产品,在经营产品的过程中无论做多少次调价,换再多的包装也解决不了问题时,就会造成品牌形象力再高也无后劲局面,当产品最基本品质不能保证时,产品主线不能变,你可以持续的升级,但是不能根据个人意愿随意换招。酒企只有稳打稳扎,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围绕让消费者方便购买,敢于购买,放心消费经营思路去升级产品,能让更多普通老百姓接受和消费才更接地气,贴近消费者,贴近人心才是王道。这样,才能走出寒冬迎来春天。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